而在后方的罗小蛮,当上了专门送发阵亡通知书的“黑色信使”,他每天用弹弓射击战俘,引发了*乱,情急之中小男孩点燃汽油桶和战俘同归于尽。
二战结束后,楚楚恢复了自由,医生对她进行了植皮手术,但未能成功。
后来楚楚定居北京,终身未婚,63岁时去世。
《红樱桃》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却从孩子的视角给我们展现了战争的惨无人道。
去年皮哥推荐过另一部通过儿童视角控诉二战的电影《芬妮的旅程》,两部电影有着相似之处。
不过《红樱桃》是1995年的电影,《芬妮的旅程》是2016年的电影,可见我国这部电影是有多么超前。
整部影片的“超前”不只体现在创作时间上,内容层面的“前卫”更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第一大前卫:战争片里的“大格局”。
过去中国拍的二战影片几乎都是抗日战争,有点“各扫自家门前雪,莫怪他人瓦上霜”的感觉,而这部影片的格局很大,辽阔的欧洲战场上也出现了两个中国人的身影,两个孩子在寒冷的西伯利亚经历了法西斯的迫害。
他们的经历让人毛骨悚然,而他们遭遇的伤痛就像楚楚的纹身一样,刻在背上擦不掉成为了一生的枷锁,但另一方面这又是一道荣耀的印记,它代表着中国人民一直在反法西斯的斗争中发光发热。
第二大前卫:抛弃战争场景如何给观众震撼。
传统的战争片都是战场上的刺刀见红,革命者的慷慨激昂,这是一种最直接的震撼。
本片给我带来的却是另一种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