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天气天气功能页面整体呈蓝色,背景是一片湖泊,湖泊里有一座古亭,更远处是朦胧的山脉,画面唯美,呈现东方古韵。
页面,最下方是当天和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右下角是一个穿衣助手,还有一个实时语音播报,左上角是当天的天气情况,右上角是三个功能入口。整体来说,天气功能页面给人的感觉很舒适,一眼就能看到当天的天气情况。
三个功能入口:
- 第一个是棋牌类的广告;
- 第二个点进去是空气质量情况,下拉则出现一个高德的地图;
- 第三个是短时天气情况,下面配有一张高德地图的动态云图。小编是看不太懂,平时也很少会进来看,不知道有没有其他小伙伴需要的信息。
穿衣助手则会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变换着装,但是小编觉得实用性不大,内容空泛,想进一步了解时,发现根本就没有任何信息。此外,穿衣助手还会经常加载广告,降低了用户体验。
天气功能页面,用户能够获得的信息,总结如下:天气信息,空气情况,穿衣建议以及广告内容。
可以看出:天气功能页面的输出内容少,有价值的信息也非常少。广告插入和广告入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体验,间接拉低了应用的专业性和专一性。
一款应用要想提高用户使用时间并获利,小编认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增加用户对应用的信任度。只有赢得用户的信任,应用的推荐和产品才有公信力和吸引力,继而才能盈利。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早晚将枯寂。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用户的信任呢?
小编在开篇时就指出:一款工具类应用的专业性、专一性、精细化是提高用户信任度的关键。
如果我是PM:
- 增加内容输出,丰富预测内容,让用户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以图文形势推送天气元素:气压情况、云层运动,空气湿度等,估算可能对天气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时间长短;
- 建立‘天气 ’的内容输出模式,让用户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建立天气类新闻版块,时时报导各地气候情况,加大对极端天气和气象奇景的信息输出。
- 增强核心功能,降低可替代性,形成明显的竞争壁垒和品牌效应,例如:统计各地区污染企业排放情况、车辆信息、建立模型、对未来空气情况作出预测(例如预测东北地区冬季的雾霾情况),做一个民间的天气监督和报导机构。
2. 时景社交版块
时景功能是一个主打图片社交的版块,在墨迹天气官网上是这样定义的:墨迹天气搭建时景社区,为用户提供气象信息的实时分享互动平台。
也就是说:时景社区是一个以天气为主题,以图片为载体的分享社交平台,核心功能是提供实时气象信息,然后基此衍生出交流互动。
墨迹天气时景版块分为:身边此刻、时景动态、时景专题、时景活动、明信片、热图推荐、排行榜单、观云识天、航拍专区、积分商城十个部分。此外在下面还分有:推荐、天空、风景、航拍、建筑、任务、植物、萌宠和其他九个版块。
下拉则是身边此刻、热门城市、城市排行榜、官方认证榜、官方推荐榜、摄影知识和世界此刻六个板块。
时景区共有15个板块,显得有些乱,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怎么才能检索出有效信息,且内容多有重复。
图片交互方式:关注、点赞、收藏、转发和评论。
时景社区重在图片社交,从中随机选出30组用户进行统计,统计规则如下:建户时长6个月以上,发图量100张以上,‘身边此刻’10组,‘时景活动’20组。
统计得知:
- 用户男女比例接近3:2,和用户画像一致,女性集中在30到40岁,男性集中在50岁左右,且占总人数的30%;
- 发图数量,30左右女性和50岁上下男性用户发图量最大,平均超过500张,是时景社区的主要‘产粮’群体,并且在男性中,年龄越大发图量越大;
- 发图频率,以月为单位,交流互动较少;
- 女性发图地址多集中在一地或附近,男性多以旅拍为主;
- 高质量发图人数不足10%,图片数量不足5%;
- 高质量图片交互次数明显较高,活跃人群中经常出现50岁人群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