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海军服役时,张伯苓亲眼见证了我军战士面黄肌瘦,和英军战士精神抖擞的强烈对比。此后办学时,他便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撩起长袍跳高、跳远、踢球、赛跑等,这在当时的社会来看,是十分罕见的事情。
他把奥林匹克教育直接列入了南开大学的教育课程,要求学生一定要“德育”、“智育”、“体育”三育并行。当年的南开大学,每个年级的学生,每一周都要上两个小时以上的体育课,张伯苓还亲自跟学生参加比赛,经常一起踢球。
他将国际上的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第一次带入并传播到中国。1932年7月8日,“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成为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正是在张伯苓的主导下才促成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发出感慨:“这个首次在北京举办的盛会,将圆一个中国人——张伯苓先生一个世纪以前表达的梦想!”
西南联大奠基人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张伯苓与梅贻琦、蒋梦麟共同担任联大常务委员,承担学校的管理重任。自1938年至1946年,西南联大共培养了毕业生3343人(含初级部35名)。
而其中有174人最后成为了“两院”院士,邓稼先等8人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黄昆等5人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曾在联大就读。可以说,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一座永远的丰碑!而这显然离不开张伯苓先生的努力。
一生清廉作为南开大学校长、考试院院长,张伯苓管理着巨额资金。但直到1951年病逝,张伯苓至死一贫如洗,留在他身上的,只有几元准备乘电车的零用钱。
张校长堪称清廉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