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速度比较低的时候,做动作整个重心压在左脚,这时候左脚受到一个力,支撑力。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频率比较快,为了快速还原,我的左脚必须撑地,去克服身体的摆动。这时候左脚同样产生一个受力的感觉。
所以我们讲重心转到左脚有两种情况,一个我整个重心转到左脚,一个就是我左脚(蹬地)用劲,突然(迅速)克服身体的运动。这两种情况下,左脚受力的情况(感觉)是完全一样的,受力的感觉是完全一样的。所以,重心转移跟发力有关系,发力的大小,速度(频率)的快慢都有关系。左脚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速度(频率)快,重心就不需要偏那么大,(左脚)能制动住它的运动就OK.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跑动情况下,特别是侧身,身体有侧向运动,这时候左腿蹬地就需要很大力量,而且重心整个压在左腿,这个很正常。我们这里讨论,基本是考虑两个脚不动的去研究问题。
重心的转移与转换
前面关于重心讲了两个问题。一个就是重心的转移转换是有身体运动个部位造成的,你的挥拍运动造成的。所以你要做到重心转移重心转换,动作必须做到比较规范。
第二个就是重心转换以后,左腿的支撑力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身体重心转到左脚,这时左脚有个支撑重心的力。还有一个就是当击球频率比较高的时候,重心移动的(还原)速度比较快的时候,左脚需要有个制动力,快速还原,使这个运动突然停止。你的左脚的支撑力(支撑重力和制动力)和支撑重力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说,重心的转换和发力的大小,频率的快慢都有关系。不仅仅看你的重心是不是偏到左脚。有时候重心并不偏到左脚(两脚站位比较大的时候),很快就还原了。这时候左脚的支撑力和重心压在左脚是一样的。这是两个问题。
重心本身是没有方向的
还有一个问题比较难理解。本来我是想对这个重心定义详细讲一下,后来感觉到没有必要。只讲个大概意思。重心本身是没有方向的。我画了一张图。这两个圆相当于人的两个脚。这两个脚的轮廓连线相成一个在地面上的面积,我画成阴影部分。这个面积就叫物体的支撑面。
当重心移动的时候,重心的重力线的垂线不能超出阴影面积。如果超出阴影面积,身体就失去平衡,两个脚就必须动。我们通常讲重心迎前,脚向前跨,这就说明重心方向是朝前的,重心垂线超出了阴影部分,所以左脚向前跨出,或者右脚向前跨出。这是物体平衡的基本定理。我们在挥拍过程中间,加速启动时重心比较低,压在右脚。挥拍完以后到了左脚,垂线基本在左脚。重心从一点到另一点,这就是重心运动方向,运动路径。这个(重心)运动的速度是有方向性的。
在挥拍过程中,如果我的左脚蹬地,整个身体移动,重心移动(轨迹)基本上是直线。身体有摆动,它是一个曲线,一个平面曲线。是两个重心垂线组成的平面中的曲线。实际上我们打球,希望含胸收腹,重心下沉(前倾),转腰,身体转动。这时候重心运动曲线应该像一个(空间)螺旋线。我夸张一点,画的大一点。应该是这么一条曲线。这是重心移动的曲线。
如果动作能作出这种曲线的话,动作看起来就比较协调。既有往上,又有摆动,整个身体还有这样的旋转。这个重心转换就比较自如一点。如果单单强调蹬地,或者是摆动,没有身体前倾,上肢转动,这样作出来不是很协调。具体的一些解释,我在乒乓球运动分析里讲过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重心运动的曲线为什么是螺旋线呢?
为什么重心运动的曲线是个螺旋线呢?这个跟挥拍启动时拍子走的曲线近似。上次的视频讲了,拍子的运动轨迹是个圆台外表面上的一根曲线。重心运动的轨迹的(切线)方向和挥拍轨迹的(切线)方向尽可能一致。这个对挥拍启动比较合适的,匹配的。
刚才讲了重心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这个没有多大意思,而且没办法证明。本来想把它删去,但是比较麻烦,所以把它保留在这里。喜欢研究的网友可以研究一下。
重心转移其实很简单,动作规范很重要
重心这个词汇,在乒乓球文章中间和教学中间用的比较多。有一些比较容易理解,比如重心转移,重心前倾,重心在前脚掌,而且比较容易做到。有的比较难理解,比如说用重心打球,用重心控制弧线,用重心压弧线。对初学者,对这些不要过分考虑,深究。因为重心的运动都是由你的(肢体)运动所决定的。关注你自己的动作是否规范,你的动作规范了,练习时间长了就会有这个体会。
另外我想讲一下自己的观点。对初学者来讲,在学习正手攻球的时候,不管你是做动作还是上台练习,正手攻球只要注意重心转移就可以了。重心转移很简单,动作规范,身体摇一摇,晃一晃,重心前倾转转腰,重心都从右脚转到左脚。不要太注重蹬地的力量。前面我们说了,蹬地力量的大小,对重心转移是有影响的。如果你发力,可以考虑蹬地,拉弧圈考虑的更多一点。我看了不少学员正手攻球和徒手动作,感觉到蹬地(重心转移)做的都不是很好。有点做作的成分在里面,不是很自然。首先动作规范,身体摇一摇摆一摆都可以产生重心转移。这个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