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导读:在《一文读懂 K8s 持久化存储流程》一文我们重点介绍了 K8s 内部的存储流程,以及 PV、PVC、StorageClass、Kubelet 等之间的调用关系。接下来本文将将重点放在 CSI(Container Storage Interface)容器存储接口上,探究什么是 CSI 及其内部工作原理。
K8s 原生支持一些存储类型的 PV,如 iSCSI、NFS、CephFS 等等(详见链接),这些 in-tree 类型的存储代码放在 Kubernetes 代码仓库中。这里带来的问题是 K8s 代码与三方存储厂商的代码强耦合:
- 更改 in-tree 类型的存储代码,用户必须更新 K8s 组件,成本较高
- in-tree 存储代码中的 bug 会引发 K8s 组件不稳定
- K8s 社区需要负责维护及测试 in-tree 类型的存储功能
- in-tree 存储插件享有与 K8s 核心组件同等的特权,存在安全隐患
- 三方存储开发者必须遵循 K8s 社区的规则开发 in-tree 类型存储代码
CSI 容器存储接口标准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将三方存储代码与 K8s 代码解耦,使得三方存储厂商研发人员只需实现 CSI 接口(无需关注容器平台是 K8s 还是 Swarm 等)。
CSI 核心流程介绍在详细介绍 CSI 组件及其接口之前,我们先对 K8s 中 CSI 存储流程进行一个介绍。《一文读懂 K8s 持久化存储流程》一文介绍了 K8s 中的 Pod 在挂载存储卷时需经历三个的阶段:Provision/Delete(创盘/删盘)、Attach/Detach(挂接/摘除)和 Mount/Unmount(挂载/卸载),下面以图文的方式讲解 K8s 在这三个阶段使用 CSI 的流程。
1. Provisioning Volumes
1.集群管理员创建 StorageClass 资源,该 StorageClass 中包含 CSI 插件名称(provisioner:pangu.csi.alibabacloud.com)以及存储类必须的参数(parameters: type=cloud_ssd)。sc.yaml 文件如下:
2.用户创建 PersistentVolumeClaim 资源,PVC 指定存储大小及 StorageClass(如上)。pvc.yaml 文件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