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喷温度越高尿素的消耗量越少,
那么我们要想少喷尿素就有理论可循:
使后处理电脑接收到的温度,
比实际的排温低就能达到少喷尿素的要求,
至于如何降低排温各位维友自己想办法,
我们就无可奉告了。
最多和最低能差4倍?
也许在想那我们不是想要他不喷不就可以了吗?
这个在中国部分可能行但在欧州是不行的,
因为在欧州他们和程序要求发动机,
在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动机的排温要达到起喷温度,
不然后处理会认为排温不可信进而会给发动机降扭,
在中国大多数的后处理将这条程序给勿略了。

后处理的尿素消耗量在3%-7%之间是符合技术要求的。
其实在2%-8%也是正常的。
这也就是说消耗多的要比消耗少的足足多了4倍,
所以当你看到人家加一桶尿素而你要加4桶,
请不要奇怪,这也是符合要求的。
以我们国家和欧州的标准重卡的尿素消耗量是5%-8%,
也相差了差不多一倍。
至于你们想要问为什么是5%-8%,
不是2%或10%以上。

这也是我想要说的:
事情要从排放说起,
从发动机的排放来说要达到欧4,
如果不用后处理就不能达到严格的排放要求。
在国3时代发动机主要降低PM(碳烟)和NOX,
其中PM的排放要容易达到主要降NOX就行。
但在欧4时代PM已经很难再降,
要降低PM就要提高供油提前角。
提高供油提前角随之而来的是尾气中的NOX会大幅提高。
所以欧4发动机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高供油提前角,
降低PM,然后喷尿素将尾气中,
NPX催化还原成氮气来达到排放要求。

在提高供油提前角后发动机的功率,
会随之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大,
油耗也会随之下降。
下降的这点油耗就可用于尿素的消耗,
所以在理论上欧4机的使用费用,
不会低于欧3 的发动机;
并且由于后处理的排气背压高油耗甚至比国3的还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