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座舱娱乐场景模式
目前各大厂商在汽车娱乐场景化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各种场景模式层出不穷,比如音乐模式、影院模式、游戏模式、汽车驾驶模式(运动、节能、雪地、越野、标准)等等,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通过人的四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去加强场景化的氛围。
1.2 多种用车场景
不仅仅是这些娱乐场景模式,场景化的功能模块更多是可以通过发散使用场景来让操作系统中的功能更加满足用户的需求,对于不同的使用场景,用户想要看到的信息是不同的。这一点既可以在整体的信息层级上进行优化,同时也可以带入每一个细节、深入每一个场景。
单以地图为例,用户在导航模式和非导航模式下所关注的重点就是不同的,进一步在导航模式中,用户对于路线中的关键建筑物(例如到该建筑物后就需要左拐)和其他的建筑物的关注度也是不同的。只有深入到了场景中,才能帮助用户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
2. 智能化
2.1 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
目前大部分的技术是L3级别的自动驾驶,有条件的自动化驾驶,还基本上是需要驾驶员来辅助操作,保证驾驶的安全性,相信未来人们可以完全解放自己的双手,实现高安全级别的自动驾驶,这样我们可以把精力的时间利用在其他更具有价值的信息处理上,目前自动驾驶主要有3种解决方案:
基于视觉主导:采用GPS和AI人工智能进行自动驾驶,例如:特斯拉,通过所有特斯拉汽车的摄像头采集环境数据,将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结合起来通过从而不依靠预先记录的地图特斯拉汽车在行驶中采集数据学习并与所有特斯拉汽车分享学习到的东西,从而实现类似于人眼睛的方式查看地形然后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分析指导自动驾驶汽车做出决策。
基于激光雷达主导:视觉辅导,采用高精地图和人工智能进行自动驾驶,目前主流的传统主机厂通用、奔驰大部分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但由于需要记录地图并使用激光雷达设备制造车辆,因此需要付出了更高的成本
基于车联网主导:多种传感器融合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车联网的自动驾驶需要庞大基础设施的支持,通过投资更智能的道路,可以减少对汽车本身自动驾驶的要求,比如高速公路、码头、工厂这类简单场景比较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