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个月:补维生素D
*进入第4个月,孕妈妈孕吐的情况有所好转,胃口也变好。
但天然的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D是比较少的,而进入了孕4个月胎儿变大,骨骼,牙齿开始发育,更加需要维生素D来促进食物中钙的吸收。
所以建议妈妈日常多进行户外活动,在晒太阳的时候尽可能裸露手臂小腿的皮肤,让太阳照射在皮肤上,产生维生素D3。
*第5个月:补钙,预防抽筋
到了第5个月,胎儿已经大到有胎动了,说明他的骨骼也比较强壮,需要的钙会更多,这时候如果钙不足,妈妈会出现抽筋牙疼等情况。
建议每天500毫升的牛奶可以补充500毫克的钙,如果喝不下牛奶,要注意每天补500毫克的钙片。
*第6个月:补DHA
DHA是孩子大脑和视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
《中国孕产妇及婴幼儿补充DHA的专家共识》也建议,妈妈在孕期每天要吃200毫克的DHA,不但有助于胎儿的大脑视力发育,还可以防止妈妈*的时候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DHA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海鱼类,建议妈妈每周吃2~3次的海鱼。
*第7个月:注意补铁
胎儿增大需要的血液更多,妈妈的身体血量会增加,如果铁没有及时的增加,很容易导致妈妈出现生理性缺铁的情况,妈妈蹲着再起来的时候头晕目眩。
而缺铁也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甚至引起早产,所以在*7个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补铁。
每周吃2~3次的动物肝脏或者动物血,里面的铁含量丰富而且吸收率极高,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第8个月:膳食纤维
*到了第8个月已经进入了孕晚期,这时候子宫继续增大,会压迫妈妈的直肠,导致妈妈容易便秘,而预防便秘,妈妈日常饮食中就要多摄入膳食纤维多的食物。
比如妈妈可以吃一些红薯,芋头,山药或者高粱燕麦,红豆,眉豆,赤小豆等粗粮。
水果尽可能吃一些纤维比较多的,苹果火龙果等可以起到预防便秘的作用。
*第9个月:注意补碘
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儿期严重缺碘的话,会引起克丁病,表现为智力低下,生长发育停滞,身材矮小。
所以妈妈在孕期一定要注意多补碘。
日常饮食使用加碘盐,甚至可以使用孕妇专用的加碘盐,孕妇专用的加碘盐,碘的含量一般会更高一些。
每周吃2~3次的海产品,比如海带,紫菜,干贝,淡菜等这些含碘丰富的食物。
*第10个月:调整营养
*进入第10个月,胎儿随时可以出生,如果胎儿增长过快的,妈妈要注意控制热量的摄入,如果胎儿偏小的那么要多摄入高蛋白的食物,刺激孩子生长发育。
怀胎十月,每月需要的营养各不同,妈妈要早知道早应对,促进胎儿健康成长。
话题:你*时补过什么营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