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菊科作物:茼蒿、生菜、莴苣、向日葵、蒲公英等。
以上几类作物尽量不要重茬连作,在同一块地上种植同种作物,每次种植后应当尽量保持2-3年(部分作物甚至需要3-5年)以上的间隔期后再进行种植。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块地上连续种植同科同类的作物也属于连作,比如说今年种植西瓜、明年种植辣椒、后年种植番茄,这也是属于重茬种植。
三、连年重茬种植会对土壤作物会产生哪些重大危害?作物重茬种植,尤其是哪些不适合重茬种植的豆类作物、茄果类瓜果蔬菜,长期连茬种植后一般会使作物在生长过程表现各种各样的受害症状,其中最突出、最严重的几种重茬危害主要有以下五点:
1、作物的长势越来越差、抗逆能力越来越差,烂种死苗、烂根死棵现象连年发生且逐年加重,作物根系严重发育不良、植株早衰现象逐年加重。
2、土壤中的各类病菌/虫卵/害虫逐年累积增多,土壤中有害微生物逐年增多、有益微生物逐年减少,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根腐病、立枯病、茎基腐病、猝倒病、软腐病、菌核病、疫病等病害,以及线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虫害,各类土传病虫害(尤其是根部病虫害)发生越来越频繁、发病情况越来越严重。
3、土壤的酸化、盐碱、板结问题逐年加重,土壤中的大量元素肥料养分严重过剩累积且土壤中的某种或某几种元素严重不足(会造成作物缺素症)逐年加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越来越低、土壤质量越来越差、土壤肥力越来越低。
4、作物播种后苗难出、定植后苗难活、缓苗时根难长、开花时果难结、膨果时个头小、采收时产量低、收获后口感风味差和外观品相差等。
5、每年种地施肥量越来越多,但作物的产量逐年减少和品质逐年变差。
作物上的重茬危害,其根源是因为土壤出了问题,因此,解决作物的重茬问题就是解决土壤问题,咱们在作物上常见的苗黄苗弱、长势不良、烂根死棵以及各类病虫害等重茬危害,只是重茬问题所呈现出来的表面现象,很多农民经常靠打药来缓解和防治作物上的虫害危害,这其实是一种“治标不治本”、“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错误做法,因为重茬问题的核心是土壤问题,打药只能暂时缓解或暂时减轻作物的受害情况,却无法从根部上解决掉土壤重茬危害,即使这一季或一年的作物重茬问题靠药物能缓解,那下一季、下一年作物重茬危害更重了怎么办?田间作物上的病虫害对药物产生了药物抗性又该怎么办?
那么,哪些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治田间土壤作物的重茬危害呢?
一般来说,重茬问题所造成作物受害的原因主要是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土壤酸化或板结盐渍化、有机质含量降低、营养供应失衡(大量元素过剩、中微量元素不足)、土壤中微生物结构失衡(有害微生物不断增多、有益微生物不断减少)、土壤中的各类土传病虫害病原物不断累积增加、作物残体及根系致使土壤中毒害物质增加。
因此,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围绕以上重茬原因从实行轮茬、科学种植、合理施肥、以菌治菌、土壤消毒*菌、改善土壤质量、促根壮棵等几方面综合入手。
1、选择抗逆能力强的品种很重要
作物的抗病害、抗虫害、抗重茬等能力强的品种,能够大幅降低重茬种植对作物造成的危害,因此,咱们在大家在种植各类不耐重茬的瓜果蔬菜等作物时,应当尽量选择抗病虫害强、抗逆性强、长势较健壮、开花结果能力好、稳产能力强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