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是全国久负盛名的文化之乡,如楚国令尹子文,世界文化名人“茶圣”陆羽, 明代竟陵派文学创始人钟惺,谭元春,清朝状元蒋立镛等灿若群星的人物,均出处天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门每年10000多名学子跨入高院校,人民日报专文称颂“江汉才子出天门”。
天门市
今天,天门乘改革开放之东风,扬三乡宝地之优势,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以其雄厚实力,跻身于首届全国百强,连续两届位居全省十强之二。
天门泡蒸鳝鱼
天门泡蒸鳝鱼
说到天门蒸菜“招牌菜”(特色菜),就不得不提“泡蒸鳝鱼”,该菜又以干驿地区做得最地道。据说湖北有一张“吃鱼菜谱”:“春食鳊(亦称长春鳊,即武昌鱼),夏鳝(鳝鱼)白(白鱼,即翘嘴鲌),秋鲩(草鱼)鲤(鲤鱼),冬鮰(鮰鱼)鲑(俗称桂鱼)”。意指到了特定季节,这些鱼最肥美,你懂的。
“泡蒸鳝鱼”源于天门市干驿镇。干驿昔为湖间滩地,故名干滩。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设驿站于此,称“干滩驿”。清雍正四年(1726年)改称“干镇驿”,简称“干驿”并沿用至今。
天门泡蒸鳝鱼
清光绪年间,时任翰林院编修周树模丁忧在籍时(周树模为干驿人。1895年至1898年丁忧在籍,1896年天门水灾,周树模出面以工代赈督修唐心口堤防),当地一厨师为其做菜,谁知这位“乡下名厨”在做“清蒸鳝鱼”时,误将蒸好的鳝鱼用烈油浇上,并发出吱吱的响声,惊动周树模。周树模问此菜名,厨师随即应变答道,此菜为“泡蒸鳝鱼”。据说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干驿“天禧酒楼”创始人李天喜被赐七品花翎顶带。尔后百余年间,这一独特技艺经过不断完善而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