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几图》局部
用“蝶几”拼的图形比“燕几”图形要复杂丰富得多,它以斜角形为基本原理,能组成亭、山、鼎、瓶、蝴蝶等形状,变幻无穷,与《燕几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蝶几图》示范的部分组合顺序
《燕几图》与《蝶几谱》,可谓家具史中的姊妹篇,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多认为《蝶几谱》较《燕几图》更加巧妙。蝶几的聚散结合,不仅使空间的布局灵活,而且,各种造型也丰富多彩、雅趣儒风。
此外,在《燕几图》和《蝶几谱》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匡几图》。
匡几透视图
“匡几”类似于后来的“多宝格”,组合变化比“燕几”、“蝶几”更加丰富。其结构更是衔接白然,属于牢固的榫卯结构拆卸开来可以装在一个小箱子内,组装后则可以作为陈列文物、古器的架子或柜子来使用,既方便实用,又变化万端。
· 七巧桌 ·
如果说“燕几”、“蝶几”的产生是我国古代文人智巧活动与造物思想相结合的结果,那么其衍生出来的组合家具——七巧桌,不得不说是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更加完美、科学的形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红木嵌黄杨木七巧几
七巧桌构思巧妙,甚为奇特,是清代主张造型花样翻新多变的设计。七巧桌是由1张小方桌与大小不同的5张三角形小桌,以及1张呈平行四边形的小桌组合而成。七巧桌可以组合成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等,供不同人数就坐时使用。可聚可散,可采用各种构成方式加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