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焊丝首先要考虑焊缝成分要求,还要考虑产品的力学性能、耐蚀性能,结构的刚性、颜色及抗裂性等。选择熔化温度低于母材的填充金属,可大大减小热影响区的晶间裂纹倾向。对于非热处理合金的焊接接头强度,按1000系、4000系、5000系的次序增大。
含镁3%以上的5000系的焊丝,应避免在使用温度65℃以上的结构中采用,因为这些合金对应力腐蚀裂纹很敏感,在上述温度和腐蚀环境中会发生应力腐蚀龟裂。用合金含量高于母材的焊丝作为填充金属,通常可防止焊缝金属的裂纹倾向。
目前,铝合金常用的焊丝大多是与基体金属成分相近的标准牌号焊丝。在缺乏标准牌号焊丝时,可从基体金属上切下狭条代用。较为通用的焊丝是HS311,这种焊丝的液态金属流动性好,凝固时的收缩率小,具体优良的抗裂性能。为了细化缝晶粒、提高焊缝的抗裂性及力学性能,通常在丝中加入少量的Ti、V、Zr等合金元素作为变质剂。
选用铝合金焊丝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1)焊接接头的裂纹敏感性
影响裂纹敏感性的直接因素是母材与焊丝的匹配。选用熔化温度低于母材的焊缝金属,可以减小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裂纹敏感性。例如,焊接硅含量0.6%的6061合金时,选用同一合金作焊缝,裂纹敏感性很大,
但用硅含量5%的ER4043焊丝,由于其熔化温度比6061合金低,在冷却过程中有较高的塑性,所以抗裂性能良好。此外,焊缝金属避免镁与铜的组合,因为Al-Mg-Cu有很高的裂纹敏感性。
2)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工业纯铝的强度最低,4000系列铝合金居中,5000系列铝合金强度最高。铝硅焊丝虽然有较高的抗裂性能,但含硅焊丝的塑性较差,所以对焊后需要塑性变形加工的接头来说,应避免选用含硅焊丝。
3)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
填充金属的选择除取决于母材成分外,还与接头的几何形状、运行中的抗腐蚀性要求以及对焊接件的外观要求有关。例如,为了使容器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或防止所储存产品对其的污染,储存过氧化氢的焊接容器要求高纯度的铝合金。在这种情况下,填充金属的纯度至少要相当于母材。
(2)焊条
铝合金焊条型号、规格与用途见表2。铝合金焊条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见表3。
表2 铝及铝合金焊条的型号(牌号)、规格与用途
型号 | 牌号 | 药皮类型 | 焊芯材质 | 焊条规格/㎜ | 用途 | |
E1100 | L109 | 盐基型 | 纯铝 | 3.2,4.5 | 345~355 | 焊接纯铝板、纯铝容器 |
E4043 | L209 | 盐基型 | 铝硅合金 | 3.2,4.5 | 345~355 | 焊接铝板、铝硅铸件、一般铝合金、锻铝、硬铝(铝镁合金除外) |
E3003 | L309 | 盐基型 | 铝锰合金 | 3.2,4.5 | 345~355 | 焊接铝锰合金、纯铝及其他铝合金 |
表3 铝及铝合金焊条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型号 | 牌号 | 药皮类型 | 电源种类 | 焊芯化学成分 /% | 熔敷金属 抗拉强度 /MPa | 焊接接头 抗拉强度 /MPa |
E1100 | L109 | 盐基型 | 直流反接 | Si Fe≤0.95,Co0.05~0.20 Mn≤0.05,Be≤0.0008 Zn≤0.10,其他总量≤0.15 Al≥99.0 | ≥64 | ≥80 |
E4043 | L209 | 盐基型 | 直流反接 | Si4.5~6.0,Fe≤0.8 Cu≤0.30,Mn≤0.05 Zn≤0.10,Mg≤0.0008 其他总量≤0.15,Al余量 | ≥118 | ≥95 |
E3003 | L309 | 盐基型 | 直流反接 | Si≤0.6,Fe≤0.7 Cu0.05~0.20,Mn1.0~1.5 Zn≤0.10,其他总量≤0.15 Al余量 | ≥118 | ≥95 |
(3)保护气体
焊接铝合金的惰性气体有氩所和氦气。氩气的技术要求为Ar>99.9%,氧<0.005%,氢<0.005%,水分<0.02mg/L,氮<0.015%。氧、氮增多,均恶化阴极雾化作用。氧>0.3%,则使钨极烧损加剧,超过0.1%使焊缝表面无光泽或发黑。
钨极氩弧焊时,交流加高频焊接选用纯氩气,适用大厚度板;直流正极性焊接选用Ar He或纯Ar。
熔化极氩弧焊时,当板厚<25㎜时,采用纯Ar。当板厚为25~50㎜时,采用添加10%~35%Ar的Ar He混合气体。当板厚为50~75㎜时,宜采用添加10%~35%或50%He的Ar He混合气体。当板厚>75㎜时,推荐添加50%~75%He的Ar He混合气体。
铝合金焊接工艺
1 铝合金的气焊
氧-乙炔气焊的热效率低,焊接热输入不集中,焊接铝及铝合金时需采用熔剂,焊后又需清除残渣,接头质量及性能也不高。因为气焊设备简单,无需电源,操作方便灵活,常用于焊接对质量要求不高的铝合金构件,如厚度较薄的薄板及小零件,以及补焊铝合金构件和铝铸件。
(1)气焊的接头形式
气焊铝合金时,不宜采用搭接接头和T形接头,这种接头难以清理流入缝隙中的残留熔剂和焊渣,应尽可能采用对接接头。为保证焊件焊接时既焊透又不塌陷和烧穿,可以采用带槽的垫板,垫板一般用不锈钢或纯铜等制成,带垫板焊接可获得良好的反面成形,提高焊接生产率。
(2)气焊熔剂的选用
铝合金气焊时,为了使焊接过程顺利进行,保证焊缝质量,气焊时需要加熔剂来去除铝表面的氧化膜及其他杂质。
气焊熔剂(又称气剂)是气焊时的助熔剂,主要作用是去除气焊过程中生成在铝表面的氧化膜,改善母材的润湿性能,促使获得致密的焊缝组织等。气焊铝合金必须采用熔剂,一般是在焊前熔剂直接撒在被焊工件坡口上,或者沾在焊丝上加入熔池内。
铝合金熔剂是钾、钠、钙、锂等元素的氯人盐,是粉碎后过筛并按一定比例配制的粉状化合物。例如铝冰晶石(Na3AlF6)在1000℃进可以熔解氧化铝,又如氯化钾等可使难熔的氧化铝转变为易熔的氯化铝。这种熔剂的熔点低,流动性好,还能改善熔化金属的流动性,使焊缝成形良好。
(3)焊嘴和火焰的选择
铝合金有强烈的氧化性和吸气性。气焊时,为使铝不被氧化,应采用中性焰或微弱碳化焰(乙炔既过剩的碳化焰),使铝熔池置于还原性气氛的保护下而不被氧化。严禁采用氧化焰,因为用氧化性较强的氧化焰会使铝强烈氧化,阻碍焊接过程进行;而乙炔过多,游离的氢可能溶入熔池,会促使缝产生气孔,使焊缝疏松。
(4)定位焊缝
为防止焊件在焊接中产生尺寸和相对位置的变化,焊件焊前需要点固焊。由于铝的线膨胀系数大、导热速度快、气焊加热面积大,因此,定位焊缝较钢件应密一些。
定位焊用的填充焊丝与产品焊接时相同,定位焊接前应在焊缝间隙内涂一层气剂。定位焊的火焰功率比气焊时稍大。
(5)气焊操作
焊接钢铁材料时,可以从钢材的颜色变化判断加热的温度。但焊铝时,却没有这个方便条件。因为铝合金从室温加热到熔化的过程中没有颜色的明显变化,给操作者带来控制焊接温度困难。但可根据以下现象掌握施焊时机:
1)当被加热的工件表面由光亮白色变成暗淡的银白色,表面氧化膜起皱,加热处金属有波动现象时,表明即将达到熔化温度,可以施焊;
2)用蘸有熔剂的焊丝端头及被加热处,焊丝与母材能熔合时,即达到熔化温度,可以施焊;
3)母材边棱有倒下现象时,母材达到熔化温度,可以施焊。
气焊薄板可采用左焊法,焊丝位于焊接火焰之前,这种焊法因火焰指向未焊的冷金属,热量散失一部分,有利于防止熔池过热、热影响区金属晶粒长大和烧穿。母材厚度大于5㎜可采用右焊法,此法焊丝在焊炬后面,火焰指向焊缝,热量损失小,熔深大,加热效率高。
气焊厚度小于3㎜的薄件时,焊炬倾角为20~40°;气焊厚件时,焊炬倾角为40~80°,焊丝与焊炬夹角为80~100°。铝合金气焊应尽量将接头一次焊成,不堆敷第二层,因为堆敷第二层时会造成焊缝夹渣等。
(6)焊后处理
气焊焊缝表面的残留焊剂和熔渣对铝接头的腐蚀,是铝接头日后使用中引起损坏的原因之一。在气焊后1~6h之内,应将残留的熔剂、熔渣清洗掉,以防引起焊件腐蚀。焊后清理工序如下。
1)焊后将焊件放入40~50℃的热水槽中浸渍,最好用流动的热水,用硬毛刷刷焊缝及焊缝附近残留熔剂、熔渣的地方,直至清除干净。
2)将焊件浸入硝酸溶液中。当室温为25°以上时,溶液浓度15%~25%,浸渍时间为10~15min。室温为10~15℃时,溶液浓度20%~25%,浸渍时间为15min。
3)将焊件置于流动热水(温度为40~50℃)的槽中浸渍5~10min。
4)用冷水将焊件冲洗5min。
5)将焊件自然晾干,也可放在干燥箱中烘干或用热空气吹干。
2 铝合金的钨极氩弧焊(TIG焊)
也称为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是利用钨极与工件之间形成电弧产生的大量热量熔化待焊处,外加填充焊丝获得牢固的焊接接头。氩弧焊焊铝是利用其“阴极雾化”的特点,自行去除氧化膜。钨极及缝区域由喷嘴中喷出的惰性气体屏蔽保护,防止焊缝区和周围空气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