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3灌注桩桩长≤15米时可采用低应变动力检测法,并按10%的比例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检测。
5.2.1.4 当桩长大于15米时应采用超声波透射法进行检测。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5.2.1.5 声测管埋设数量应符合如下要求:桩身直径D≤800mm,2根管;800<D ≤2000mm,不少于3根管;D>2000mm,不少于4根管。声测管安装时应间距均匀。
5.2.1.6 预应力管桩施工完成后,进行静载试验及桩身完整性检测。
5.2.2桩基验收程序规定:
5.5.2.1桩基全部完成、养护龄期满足28d要求后,按规定进行桩基检测并提交检测报告
5.5.2.2桩基验收由监理单位组织,各施工、监理、勘察设计和项目部相关人员参加,验收通过后形成由各单位签字确认的验收报告,桩基未验收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6、成品保护措施
6.1桩基的轴线桩和水平基点桩要有防护措施或显眼标记,避免碰撞和振动而造成位移。
6.2基坑开挖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开挖顺序和保护措施进行施工,防止桩身倾斜或位移,施工完成应及时进行复核。
6.3施工完成的桩,应有专人看护或围档、标识,避免车辆压过或从邻近经过,造成断桩、桩位偏移。
6.4桩头钢筋应有防护措施,避免车辆碾压弯折或压断。
6.5针对灌注桩已成形的钢筋笼,不得扭曲、松动变形。吊入钢筋笼时防止碰撞孔壁,串桶应垂直放置,避免混凝土斜向冲击孔壁,造成孔壁塌落形成夹渣。
6.6灌注桩
6.6.1 在凿除灌注桩高出设计标高的桩顶混凝土时,应自上而下进行,不横向凿打,以免桩受水平冲击力而受到破坏或松动。
6.6.2 冬期施工桩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40%时,应采取适当保温措施,防止受冻。
6.6.3 灌注桩新浇筑混凝土后,不宜立即进行相邻桩孔施工,宜采取间隔施工,防止振动或土体侧向挤压而造成桩基变形、断裂。
6.6.4 成孔内放入钢筋笼后,应在4h内浇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有不使钢筋笼上浮和防止泥浆污染的措施。
6.6.5 人工挖孔桩桩孔上口外圈应做好挡土台,防止灌水及掉土。
6.6.6 现场绑扎成形的钢筋笼应防止被泥浆污染;浇筑混凝土时,在钢筋笼顶部固定牢固,限制钢筋笼上浮。
6.6.7 桩基混凝土浇筑完毕,桩头应用塑料布等覆盖,防止混凝土发生收缩、干裂。
6.7预应力管桩:
6.7.1已进场的预制管桩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宜超过4层,每层应用方木支垫,上下支点在同一垂直线上,并注意防止施工机械碰撞。
6.7.2 施工完成的桩头应防止车辆碰撞、碾压,防止桩头损坏。
6.7.3 打桩过程中应设桩帽防止桩头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