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石头不能扔,20万以上的鹅卵石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07:25:15

雨花石

就在这里,我才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什么才是我在一再追求中迷失了的珍贵。站在雨花台前,于蒙蒙细雨中,我仔细地端详着那些血样丝丝裂痕的雨花石,一遍又一遍地过滤着凡事尘心。

也许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雨花石实际上不过就是多种矿物的聚合体,其主要成分为是二氧化硅,主要产在扬子江畔的仪征,因其稀缺,便为世人所钟,以其色彩斑斓、纹路细腻、质地透析,而获“天赐国宝”、“中华一绝”和“石中皇后”的美誉。上乘的雨花石必须具备质美、形美、弦美、色美、呈像美和意境美,尤其是石中呈像的人物、动物、风景、花木、文字、抽象等图案更为藏家所重。

而雨花台似乎就是一个掩埋忠骨的地方。南宋抗金英雄杨邦乂,拒不降金,被金人在雨花台下剖腹取心,为祭祀杨邦乂,宋高宗赐谥号,建"褒忠祠"。150年后,抗元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押解途中经建康(南京),留下《怀忠襄》一诗,表达了对杨邦乂的敬仰之情和殉国之志;因两人同为江西吉水人,文天祥殉难后,人们在"褒忠祠"附祀他,遂改名"二忠祠"。做为六朝古都,南京历来就是龙盘虎踞、旗幡变换之地,无数英雄豪杰也为此而不断地上演着壮烈的故事。这里还是万人就义、南京大屠*的现场。雨花石无语,雨花台却一一见证着。

天怜忠骨,细雨一直迷蒙着,灰暗了天色,沉郁了心境,阻隔了熙来攘往的人流,独留一份静默、一份肃穆,仿佛也在缅怀前贤先烈浩气长存的风骨,追忆历史画卷中的耿耿雄魂。而岁月悠悠,风雨过后,那一幕幕泪溅血飞流的场景,只留于追忆之中,存于书页与历史之间。

十种石头不能扔,20万以上的鹅卵石(5)

我想起很小的时侯,看过一本叫《红红的雨花石》的连环画,一本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主人公是位十分英勇的小男孩,至今还让我景仰他的英勇、孝心和机智,便使我有了到雨花台瞻仰、看看雨花石的愿望。

红红的雨花石,还了我童年的心愿;孤兀的雨花台,切割了我多年的疑惑。过去的,虽会永远地过去,但留给后来的人,太多的教训,太多的回想;当我们突然有一天被扔回到过去的故事中时,还有没有人会接受,有没有人会理解;清醒的人会反抗,软弱的人会逃避,无知的人会被同化,我挑回了一颗大大的雨花石,放在自已的书桌面。在灯光的照耀下,我看到了血的颜色,一丝红红的血在石头中流动。也许就是那些横亘于历史与岁月中的耿介节骨一直支撑着炎黄子民的脊梁,所以年少时心中的那一颗红红的雨花石,就悄然而执着地闪烁着清丽的光。

十种石头不能扔,20万以上的鹅卵石(6)

太湖石

从北宋年间开始,这些产于太湖,其实也不只是太湖,包括洞庭湖等地,一些被水冲蚀过、打磨过的石头就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师——汴梁,用做皇家修花园之用,随后,便成了修建园林的必备品。至今,留在苏州留园的冠云峰、杭州花圃的绉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据说就是著名的江南三大奇石,也是太湖石中的极品了。

十种石头不能扔,20万以上的鹅卵石(7)

进过苏州留园无数次,一次次于冠云峰前徘徊,浅吟低回中思绪万千却又莫有所衷;到过上海豫园两次,总觉得这玉玲珑有些遗世独立,不大切合熙攘的人群;去了杭州,却无缘花圃,也没见识到绉云峰,都交给想象了,也许这才是最迷人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些想象的存在才让人无法深入地体悟其韵味。

绵柔的雨,阴郁的天,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地走进江南小镇——同里。小镇的太湖石没有留于典籍册页中,却到处散落,如断线的珍珠一般以其自身的安于闲适、清寂而演绎着太湖石“皱、瘦、透”的神韵。冷清的古镇街市,一条悠长的石板路,串上数座石拱桥;几棵古银杏枝叶悄飞,落寞的心怀,蹒跚的步履,将繁华和喧嚣遗落在脚步后。料峭的风将细软的冬雨吹散,半落石街半坠清溪,载着凉意与浮想涟漪荡漾。

十种石头不能扔,20万以上的鹅卵石(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