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花1800元买的1000只鸡,也很快给束从轩带来了回报,几万块的第一桶金。
到了1990年,束从轩已是合肥最大的养殖户。只是好景不长,到了90年代后期,养殖户越来越多,市场上供过于求,土鸡的价格长期停滞,加上饲料等成本上升,养鸡的利润也在逐渐下滑。
这让束从轩开始重新思考起自己的出路,他尝试过把鸡*掉风干再卖,或者把鸡做成袋装食品,但效果都不理想。
上世纪80年代,洋快餐开始进入中国。1987年肯德基在北京王府井开出第一家门店,三年后,麦当劳也在深圳开出第一家中国分店。随后,洋快餐开始风靡中国。
那个时候要是有微信,吃个肯德基、麦当劳,也是和现在去五星级酒店吃自助一样,要郑重其事地发一条九宫格朋友圈的。
红红火火的洋快餐让束从轩意识到,自己或许也可以尝试做这样以连锁为主要经营模式的快餐。
机会在1999年悄然而至,那一年束从轩意外收到了一张快餐特许经营培训邀请函。他去学习了几天,第一次深入地了解了快餐和连锁经营行业。
培训回来后,他又走访了全国许多快餐连锁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最终他决定结合自己的养殖场,从养殖到餐饮,搞全产业链布局,做一家类似肯德基的中式快餐连锁。
开饭店远比养殖复杂,供应链、菜品、卫生、口感、团队、品牌、经营管理都需要学习。
那时束从轩白天在养鸡场处理鸡场事宜,晚上回到家再研究供应链、菜品、装修。
仅仅是菜品,束从轩就研究了2年多,那两年时间,束从轩和员工们每天都*一两只鸡,不断尝试。大概*到1000只鸡时,束从轩觉得,味道好像对了。
那天他一如往常地把鸡汤打包回家,早就把鸡汤喝腻了的孩子们,竟然每个人都喝了3碗。
束从轩知道,鸡汤研发成功了。
2003年10月2日,在合肥市区繁华的舒城路上,束从轩的第一家店、老乡鸡的前身——肥西老母鸡正式营业。
名称取自于那句合肥的老俗语“从肥东到肥西,买了一只老母鸡”。(有合肥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里给大家科普一下这句话的正确读法。)
鸡汤馆主推以鸡肉为主的中式菜品,并强调鸡汤炖品。
由于味道纯正,符合本地传统饮食习惯,店铺的生意十分火爆,营业的第四天店里的收银机就用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