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到黄江有多少个村,大竹到武汉市经过哪些县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10:39:08

在亲戚们住的出租屋前

黄江转得差不多了,我想到东莞市区去看看,由此完成了一桩铭记终生的“伟业”,足以和五岁时独自行走十公里媲美。我早上骑着自行车,沿着莞樟公路,到了莞城。东莞汽车站还在八达路,各种求助者像摆摊一样,挂牌写有“打工被欠工资”、“路遇恶人被抢”、“家中父亲急病只求车费”。驻足目睹良久,直感打工不易。

下午回黄江,就没来时轻松了。当天极炎热,蹬车越来越费劲,身旁鱼贯驶过货柜车,声如巨雷,震得心烦意乱。若是精神恍惚或是中暑,倒在路上则小命休矣。终于骑回刁朗村,无比后怕。这一趟,足足骑了100公里。

离开黄江时,他们都给了我零花钱,具体数额已记不起,总共三四百元的样子。他们打工很辛苦,*是体力活,有工伤风险,被老板责骂。表哥开摩托车把我送到樟木头火车站。我永远记得这份情义。本想直接回四川,这笔钱让我成了“富翁”,钱能壮胆,于是有了这次社会实践的“加餐”桂林之行。

大竹到黄江有多少个村,大竹到武汉市经过哪些县(5)

1993年暑假,我和堂哥、姐夫在黄江镇,广深铁路旁的池塘

本以为再也不会到黄江,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1995年7月,我大学毕业到广州,在一家报社工作。我预感到,会与黄江再发生密切关系,因为那里有我的三亲四戚,以及由此延伸的众多乡党。帮他们解决了一些麻烦事情,更多的靠我个人无从帮忙,还是要走法律途径。大竹人士在广东创业有成的成立了商会,其中一项职能是维护外来工合法权益,得到县里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大竹在广东的创业打工人员超过20万,有了“娘家人”撑腰。

乡党们的聚集地,渐渐转移到鸡啼岗、袁屋围一带,几乎成了大竹的“飞地”。全县各地人都有,山后的更多。有一排出租屋住的几乎都是石子人,“石子一条街”,像在“牛背脊”(石子镇区中心)赶场。有的乡党成了“新莞人”,有的开着靓车,摆酒在大酒楼,生活光鲜。

大竹到黄江有多少个村,大竹到武汉市经过哪些县(6)

2016年,到黄江参加堂弟婚礼

几十年来,我走过的集镇难以计数,石子和黄江是关系最密切的两个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它们串起的,不仅是我个人的成长阅历,也是时间空间的穿梭史,以及时代巨变中的众生沉浮和新陈代谢。每次去黄江,都仿佛能听到魔方转动的声音,在农田里“长”出来的小城,如今又面临打工潮退却的考验。

叔辈的第一代打工者已返乡,年轻的也有回流。相信终有一天,背井离乡讨生活会成为历史。即使到异地工作,也不以家族分割、牺牲亲情为代价。成渝经济合作区已成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大规模的打工潮不会再出现。我退休后返乡养老的愿望,倒是越来越强烈了。

大竹到黄江有多少个村,大竹到武汉市经过哪些县(7)

今日黄江街景

偶尔同时闪过这两个镇的容貌,就像看一出魔幻现实剧,演员就是在两地流动的打工者。他们的表情,曾经反差巨大:谦卑和炫耀。如今趋于一致:自尊和淡定。因为黄江这个支点,我感受到几十年来粤打工史的心跳,也让本“新客家”沾了元气,受了洗礼。于是我再去黄江,置身乡党部落,有了回到家的自在。

(注:3月中旬出差,坐动车路过黄江,又有感想。在此前写黄江基础上再作补充。本文由大竹县《竹海文艺》首发。)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