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了这种引力透镜放大效应,人类发现了距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恒星和星系,如迄今发现距离我们最远的恒星WHL0137-LS,是一颗宇宙大爆炸9亿年后诞生的,光线走了129亿年才到达我们这里。
这颗昵称为“晨星”的恒星,就是经过庞大星系团WHL0137-08的引力透镜作用,才被我们看到的,这个引力透镜放大效应达到了1000倍,否则我们无法看到“晨星”。而这个作为透镜的星系团,光靠可见质量是无法达到如此巨大透镜效应的,得益于其中大量暗物质的作用。
暗物质到底是什么,以后能弄清楚吗?暗物质到底是什么,现在科学界还没有定论。曾经有人怀疑过中微子或许就是暗物质,但后来被否认了。虽然中微子基本不与光子发生作用,几乎没有电磁力,但并不是完全没有,还有那么一丁点,100亿个中微子有一个会与物质发生作用,这就给人类探测留下了余地。

而且在宇宙中,中微子虽然很多,但质量占比却很小,只有0.0034%。中微子在弱相互作用中产生,太阳的核反应每秒会产生10^38个中微子,由于基本不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中微子就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畅通无阻地来到地球,又穿过地球走向远方。
不分日夜,每秒钟都有约有1000万亿个来自太阳的中微子穿越每个人体,人们却没有任何感觉。不过由于中微子多少还是有点踪迹,科学家们早就捕捉到了其踪迹,研究得越来越透彻。那么,还有些什么粒子可能是暗物质的备选呢?
科学界将目光集中在弱相互作用范围内有质量的粒子,如WIMP,包括超中性子(neutralino)、额外维理论中的最小Kaluza-Klein激发态粒子、Little Higgs模型中的T-odd粒子等。还有一个非常轻的中性粒子~轴子(axion),也是热门候选。
但这些粒子都还只存在于猜想中,没有被证实和发现。

现在,世界各国的有关科学家们都在采取各种方法,力图揪出暗物质这个隐身魔王。主要方法有:1、直接探测,即通过天上、地下、冰层深处的立体探测系统,希望直接发现被探测器捕捉到的候选粒子;2、间接探测,就是寻找暗物质衰变或湮灭后产生的普通物质信号;3、人工制造,即通过粒子对撞机等设备,制造出新粒子,筛选出暗物质。
可以预见,暗物质现身之日,就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重大突破,人类文明或许将升级到一个更高层次。那么人类能尽快找到暗物质吗,还要多久?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