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振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说的是有近300年历史的北京老字号风味饭庄,以砂锅煮白肉为招牌菜的砂锅居。位于北京西四南大街路东缸瓦市的砂锅居,开业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其字号为“和顺居”,取其“和气生财,顺利致富”的吉祥之意。开业之初,店家从定亲王府内找来一口深约三尺、直径约四尺的硕大砂锅煮肉,据说这是皇室供奉神灵时煮食祭品的神锅。京城市民都觉得新奇,没钱的路过看看,有钱的进来尝尝,这里的大砂锅煮肉味道鲜美独特。日久天长,市民们就把“和顺居”俗称为“砂锅居”,而且叫响京城。
砂锅居的菜品以白煮、烧、燎最为著名。白煮就是白煮肉,这与当年王府无盐无酱的“白煮祭肉”已完全不同。它是选当年的猪,洗净切块后,用大砂锅清水炖煮,旺火烧开后,文火再煮两个小时。途中不加水。这样煮出的白肉保持着原味,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汤浓味厚。晾凉后,切成宽不足两寸,长不过四寸的薄片。 凉吃时可以根据食者喜好,蘸酱油、腐乳汁、蒜泥、韭菜花、辣椒油、香油等作料调制的味汁。
白煮肉也可以吃热砂锅,配以香菇、海米、鸡胸、粉丝、豆腐等。水煮白肉、白肠,白肚搭配的“砂锅三白”,更是集白、嫩鲜、香、热的特点,而成为京城一道冬令美食。据传砂锅居白肉为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所爱,成为皇家席间珍品,乾隆皇帝还曾经为砂锅居留有“此乃珍馐,味之一绝”的御笔。砂锅居的烧菜也称炸菜,如“炸鹿尾”,用猪肠、猪肝、猪肉仿制成鹿尾,炸后再烹,色泽金黄油亮,肠衣酥脆,肉质松嫩,风味独特。还有燎菜。将带皮猪肉、猪肘、猪头等直接在炉火中燎,这类菜对火候的掌握要求很严格。如“糊肘”是将猪后肘叉在铁叉上,用炭火燎,要求火旺而不热,肉皮与火保持一定距离。待燎得肉皮上焦起一层小泡时,用温水刷去黑糊皮,再放在砂锅中清水煮。这道菜外皮色泽金黄,口感细腻,散发着特有的糊香味,令人过口难忘。砂锅居还用猪脑、猪耳、猪蹄、猪尾,以及猪肠、肚、肝、肺等原料,制成精致美味的小烧碟,一套24件,或36件,或48件,或64件等,名目繁多,如蜜煎海棠、蜜煎枣、大红杏干等都是“以荤托素”的肉菜甜肴。
砂锅居的美味特色王府菜,既有宫廷菜的细腻,又兼有民间菜的质朴,引来京城众多食客。日烹一猪,不到中午就告售罄,他们便撂幌子闭门不再待客。“缸瓦市中吃白肉,日头才出已云迟”,要品上砂锅居这一口,须得早去。这种独特的“饥饿营销”在京城也难觅其二。因此老北京民间流传着“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的歇后语。一直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以后,砂锅居才“打破旧规添晚卖”,全天营业。北京解放以后,砂锅居公私合营,店址南迁几十米,扩大了营业规模。在恢复和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增添了其他炒菜几十种。20世纪60年代,*总理、陈毅副总理曾慕名来此用餐。如今砂锅居在缸瓦市的三层楼,店面端庄气派,高悬门楣的“砂锅居”三字金匾古朴厚重,门厅内陈列的仿古大砂锅,直径120公分、高76公分、重218公斤,成为砂锅居向各界食客展示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