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城隍庙,图源zhangzhugang
直至一位名为刘君献的书生到旅店投宿,廖小乔才等到报仇的机会。刘君献虽是读书人,但屡考不第,平日只能沿街卖胭针线为生。据说在廖小乔生前也颇有交情。
这晚,刘君献躺在床上,忽然阴风阵阵自床底吹起,跟着看见廖小乔的鬼魂出现在他的床前,如泣如诉地把她枉死的经过细说一遍,并且苦苦哀求刘君献助她报仇雪恨。
刘君献乍见到鬼魂,吓得魂飞魄散,但及后见廖小乔并无恶意,心绪才逐渐平定下来,及至听到廖小乔诉冤,不禁起了同情心,在正义感的驱使下,毅然答应尽力帮助她报仇雪恨。
廖小乔要求刘君献挟着雨伞前往广昌隆,她就藏身于雨伞之中,并嘱咐他沿途切勿打开,而且要不断低声呼唤着她的姓名,这样她便可以躲过城隍及门神进入广昌隆之中。
刘君献便依计行事,假装洽谈生意,将雨伞带入广昌隆之中,走的时候又故意遗下。赵槐安不知有诈,晚上收铺时见到一把不知是谁的雨伞,打开一看(旧时的人会在雨伞中写上某某府或者某某商号作为识别),廖小乔就从伞中现出,在赵槐安妻子面前怒斥了赵槐安一番后,以红罗三尺生生把赵槐安勒死,由此报仇雪恨。
▲当时的小人书, 图源网络
整个故事的关键是那把带入屋内打开的雨伞,倘若不是雨伞的掩护,鬼魂便无法通过城隍和门神这一关。这个也就是旧时长辈谆谆警诫,不可把伞带入屋内打开的禁忌由来。
阴魂雪恨木鱼歌“大闹广昌隆”的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今天,广昌隆的传人还有一张广州码头的老照片,码头外的广昌隆,地下是店铺,楼上住人,可以想象风起时,楼板吱吱作响,胆小的人以为闹鬼也不一定。
不过,广昌隆的创办人并不是赵槐安,而是黄庭芳,现任老板黄喜润是第五代传人。
▲第五代传人黄喜润,图源网络
所以,尽管“大闹广昌隆”的故事有板有眼,但却不是真实的,而是始见于木鱼歌《阴魂雪恨》的虚构创作,据说木鱼歌的作者和黄喜润的叔公是相识的,编了这么一个鬼故事开个玩笑,但却令广昌隆人尽皆知。如若在今天,这种玩笑可能就会被起诉侵犯商业名誉权了。
木鱼歌又是什么呢?
木鱼歌又称唱木鱼和摸鱼歌,是一种广东曲艺,在唐代是佛教为便于用于向普罗大众传播宗教的形式,后来与地方民歌民谣逐渐融合演变,在明朝晚期出现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于民间广泛流传。
木鱼歌初为清唱,没有口白,也没有乐器伴奏,曲体、拍子自由,腔调朴素简单,一般按唱词自然诵唱,不需从师学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曾有职业木鱼歌艺人,男艺人称瞽(粤拼gu2,与“古”字同音)师,女艺人称瞽姬。
▲木鱼歌,图源广东省人民政府网
“瞽”在古汉语中是“瞎眼”的意思,可见以前唱木鱼歌的大多都是盲人,凭着这一门表演技艺,乞求打赏,赖以为生。
因为表演者是盲人,所以木鱼歌多为即兴表演或根据记忆演唱,直至清末才发展出文字记录的唱本木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