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同样庆幸于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总能抓住新的希望,就像是时事会造就新的英雄,会有人站出来反抗不再清澈的“黄天”,会有人站在洛阳大火的城头拼*“恶龙”,会有人勇敢面对“世间最强的武者”——他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英雄,只是在做了与之相配的大事后,才被世人所铭记。
这些黑暗中的星光最终汇集成了一副让人如痴如醉的画卷,这大概就是《卧龙》对于“三国”最浪漫的解读。
当然了,我并不是说光荣比中国人还懂“三国”。
《三国演义》最早的翻译本传入日本已经是江户时代,首位可考的翻译者湖南文山为了照顾到当时普遍没什么文化的日本人,还将原著120回精简到了50回,更多的日本人则是通过浮世绘、绘本的途径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
《三国》在日本的风靡,和许多文化异地传播的路子类似——解构之后的再创造,即本土化,而在这个过程中,融入了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的魔改要素往往是必须的。
就好比同样是光荣旗下的作品,喜欢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对于英雄的解构创作更加浪漫的《真三国无双》中,大贤良师张角的目的是带领那个时代贫苦人民反抗腐朽的政权,走向他心中的仁德之世,为了弱化黄巾“贼”的形象,光荣还为他安上了一个略显滑稽的星星头,在主打历史模拟的《三国志》里,制作组看待张角的立场则更加中立。
而到了《卧龙》中,我们能看到一名黄巾军的领导者(大概率是张角),在吞下一枚红色的药丸后,化身成为邪恶的妖怪拦在主角面前,这个变身前的红眼特效也很有意思,《仁王》老玩家应该认出来了。
是的,红色药丸大概率就是《仁王》世界观下的“灵石”,它是串联起前作剧情非常关键的线索。
像是设定中服用灵石可以为人类提供强大的力量,而意志不坚定者也会受其影响堕入妖怪道,《仁王》的后战国时代威廉远渡到日本寻找失落的炼金术,遇到被复活的魔王信长,《仁王2》藤吉郎一步步成为秀吉走上梦想中的太阁,阿秀穿越回到平安时代打败魔化平清盛封印“大鱼丸”,背后都有着灵石操纵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