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回城墙,我们知道明清时期的城墙及长城都是砖石所建,那么传统夯土墙是怎么退出主流的呢?
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砖墙,并不全部用砖,也只是表层包砖而已。据元朝《至顺镇江志》记载,“(镇江铁瓮城)吴大帝孙权所筑,周回六百三十步,开南、西二门,内外皆固以砖甓”。根据这条记载,孙权曾经让人在城墙外面包砖。
那么到底三国时有没有这么一座用砖包砌在夯土墙外的城池呢?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考古证据,考古学家们找到的最早的包砌砖壁实例已经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了。
成都发现的唐代包砖城墙
一开始人们在夯土城墙上加砖,只用于城门或墙拐角这样的要害部位,并且只包靠近地面的一段,使城墙更加防水和耐腐蚀,后来包砖面积越来越大,直到整个城墙体都被包上(东晋末年首次出现)。在之后的唐宋时期,版筑夯土墙及包砖夯土墙依然是多数派,直到明朝中期砖墙才被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