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未来科学城规划(2017—2035)》发布之后,新的未来科学城面积扩充了16倍,原来的未来科学城成为东区的主要组团——包括未来科学城一期、北七家成果基地等。西区包括沙河高教园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等。
目前来说,东区比西区建设更好,配套也更齐全。未来13A对接17号线,会让回天地区向未来科学城输送更多的人才,人流向市区反方向走,不仅仅是缓解了交通压力,更大意义在于疏解人口,产业进一步向外转移。
接下来说说,很多认忽略的受益的两个版块,西北旺和马连洼。
下图所示。画的不是特别精确,大家明白意思就行。
制约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后厂村路,终于有了地铁。从西二旗到软件园不足4公里却要坐一小时班车的时代结束了。13B线从回龙观到马连洼都是新建路线,这里设置了后厂村、软件园、马连洼三个站点。
当然意义不止于此。到了马连洼还可以和16号线换乘,16号线目前还没有全段运营发挥他的优势,但16号线可是经过中关村、丽泽两个非常重要的产业集群。
13B北段和16号线连通,使得马连洼、西北旺两个版块的未来潜力很大。
02
22号线是北京、环京人群关注度最高的一条线。
利好版块:燕郊、大厂、通州、定福庄、管庄、平谷新城等等。
关于22号线,调整的次数也很多。目前终于定下最终版本。起点从朝阳区东大桥,经过通州北关、运河商务园,再到河北三河四站(燕郊镇-神威北路-高楼南-齐心庄),最终到达平谷新城。
这条线可关注的点确实太多了。猫叔捡着重点来说一下。
首先看朝阳区,朝阳区东西向的两条线主要就是1号线和6号线,这两条都是非常拥堵的线路。而两条线的中间地带,因为交通不便、配套不齐全,出现了几个发展不太理想的版块,比如定福庄、管庄。
而22号线走向几乎在1、6号线之间,拥有了站点的甘露园、定福庄,以及多一个地铁站点的管庄,会迎来交通利好。
但有一说一,交通的利好并不完全代表版块未来的发展,这个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定福庄一带因为传媒大学的影响,空地发展有限;管庄属于两不靠地带;常营稍微还好一些,距离通州CBD很近,不过有飞机航线干扰,我们后续再细聊吧。
通州版块的利好在于规划,也不主要在22号线。具体的版块分析,还是留在日后细聊。
通州确定的快线地铁站有6站:行政中心东站、行政中心站、副中心站(换乘)、运河商务区站、北关站(换乘)、永顺站。
毕竟是亲儿子,给通州的每个重要版块都做了站点规划。值得注意的是,22号线通过永顺、北关两站之后,走的是运河北边,横穿了运河三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