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画江山是什么意思,笔写江山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7 08:19:33

元代高僧溥光曾是《千里江山图》的收藏者之一,他也对此画进行过接题:

予自志学之岁,获睹此卷,迄今已近百过。其功夫巧密处,心目尚有不能周遍者,所谓一回拈出一回新也。又其设色鲜明,布置宏远,使王晋卿、赵千里见之亦当短气,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

溥光说他已经浏览过近百遍此图,每看一回都有新的发现,而且觉得都看不完全图的细节。该图颜色鲜明,构图高远,在从古至今的山水画中,可谓是独步千年,众星之首。可见评价之高。

天才少年,生平无几

《千里江山图》流传了近千年,然而它的作者却仿佛横空出世一般,除此作品之外再无踪迹,就连文字记载对其也显得极为“吝啬”。

关于作者的记载有迹可循的只有两段:

其一为《千里江山图》上蔡京所写的一段题跋:

政和三年(1113)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从这寥寥数语中,我们可以大致描画出作者王希孟的人生轨迹:他曾为“画学”学徒,后到“文书库”工作,得到徽宗亲授技法后用不到半年的时间献上巨作。值得注意的是,王希孟十八岁献画,但仔细追究起来,刨去装裱、进献以及徽宗自己把玩的时间,他完成这幅画作时的年纪还要更小!

提笔画江山是什么意思,笔写江山意思(5)

除了这段跋文,从宋到明,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再没有任何关于希孟的只言片语,他的名字似乎在历史中消失了。直到清代,学者、鉴古家宋荦在友人家看到此画,这位天才画家才又被重新提及:

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断太师京。

宋荦又自注云:

希孟天资高妙,得徽宗秘传,经年设色山水一卷进御。未几死,年二十余。

由此,我们又多了一些对画家的了解:“希孟”姓王;卒于20岁左右。从宋到清,相隔数百年,宋荦如何得知这些细节已经难以知晓,但也正是因为宋荦的这首诗,《千里江山图》才得以进入清朝皇家秘藏。

提笔画江山是什么意思,笔写江山意思(6)

千年间,记录王希孟的资料不足两百字,却似乎已经写尽了这个18岁的少年短暂且辉煌的人生。

天才背后,一些猜想

尽管史料缺失,但我们可以回到当时的历史中,窥看到底是什么让这个险些淹没在历史中的天才开了挂。

这大概和两个人密切相关。

艺术家皇帝宋徽宗一手创办了专门培养绘画人才的“画学”。画院考试也被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列,以揽天下画家。徽宗的“中央美院”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门槛很高,而且定额招生,考试方式也颇为刁钻,以“诗题取士”,考构思、考审美,还要考诗词功底。因而能进入画学学习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王希孟入学时不过十二三岁,其天赋可见一斑。进入画学学习后,想必王希孟也是经历了最严格和最高规格的画学培养。

提笔画江山是什么意思,笔写江山意思(7)

然而,为何王希孟在画学结业后,却舍下一身本领做了文书库的小吏?他多次献画,画作没有惊艳到宋徽宗,按常理很难有出头之日,但为何宋徽宗之后却又愿意亲自教习?

有专家认为,这和蔡京的力荐相关。蔡京本身的艺术修养极高,也深谙徽宗所好,或许正是他寻得王希孟这样的天才来取悦君心。在徽宗朝,蔡京的权力之路如同过山车一般,急起遽落。1107年,被贬黜的蔡京重获徽宗信任,回京复相。几乎同一时间,王希孟进入画学学习。两年后,蔡京被贬杭州,或许受其牵连,王希孟一个专业画家毕业后却被分配到了文书库。王希孟只能多次献画以表心中不甘。1112年,蔡京复任宰相。也正是在这一年,王希孟受徽宗亲授画技、完成了《千里江山图》的创作!

提笔画江山是什么意思,笔写江山意思(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