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老生常谈的摄像头鬼影问题,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苹果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十分保守的续航与充电在大电池和A15的加持下,iPhone13的续航的确迎来了巨大提升,但是在充电功率上,苹果还是一如既往的保守,在安卓竞品已经普遍用上50-60W快充的当下,iPhone的充电功率依然限制在20W。或许这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但却让iPhone几乎没有办法应对任何紧急充电需求。
Magsafe无线充电同样面临充电功率过低的问题,虽然最高功率能达到15W,但由于在无线充电过程中会因为发热导致功率下降,因此无线充电所花费的时间会远远大于有线充电。
至于电池健康,虽然苹果号称可以通过优化电池充电等功能来延缓电池老化,但从实际使用上来说如何保持电池健康依然是一个玄学,有的人新机用了一个月电池健康就掉了,有的人用一年可能依然能保持100%。不过有一点倒是很确定,那就是要尽量避免在手机发热的情况下给手机充电,过热充电是影响电池寿命的主要原因。
短板拖累的性能iPhone13的性能问题不在于芯片,而在于内存。之前在iPhone13 Pro与iPhone13对比文章中有讲到,在日常使用中,6G内存和4G内存使用差异并不大,但有一个场景例外,那就是拍照。
不管是智能HDR,还是Deep Fusion,亦或是夜景模式与电影模式,都是iPhone计算摄影能力的体现,而这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iPhone13 Pro有6G内存,即使在开启相机后依然有冗余的空间保证其他任务的后台运行,但iPhone13的4G内存已经显得捉襟见肘,每次开启相机拍照基本都会出现*后台的情况。如果遇上像iOS15.4这种优化不到位的系统版本,还会在开启-关闭相机时出现明显的卡顿情况。
持续高负载下的发热问题,也是影响iPhone性能表现的重要因素。相比起安卓手机,iPhone一旦出现持续发热,就会自动降低处理器性能与屏幕亮度,这对游戏玩家来说几乎是致命影响。但苹果对iPhone的热量控制似乎并不上心,双层主板的设计对散发热量不友好,也很少采用散热凝胶、均热板等设计强化散热能力。此外,没有快充也让游戏玩家经常面临边玩边充电的场景,导致发热量进一步增大。
不那么可靠的信号还记得在iPhone12发布会上苹果特别强调的5G智能切换功能吗,在iPhone13上,这种主动切换已经非常隐蔽且少见了,但因为信号不佳造成的被动切换,却几乎屡屡造成手机无网络的问题。比如在北京地铁上,我经常会遇到因为信号切换,导致手机只能卡在3G网络下的情况,而且每次只能通过重启手机来解决。
此外,5G信号本身在室内的穿透能力并不强,甚至是宿舍的上床下桌,信号强度都会有明显差距。而在5G信号不佳的情况下,iPhone13会出现网络延迟高以及手机巨量发热的情况,这种情况总是突如其来,让人摸不着头脑。
iPhone13的信号不能说差,因为在相同的地方小米、三星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但肯定也说不上好,因为在用华为的过程中几乎就没有网络问题。作为从iPhone诞生起便有的问题,iPhone的信号表现的确越来越好,但这种进步只能算得上碎步式前进,距离成为信号百分百可靠的手机,iPhone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期待改变的外观iPhone13硌手的边框时刻考验着小拇指的承受能力,缺少活力的配色也让iPhone13显得更加中庸,虽然外观设计见仁见智,但用户显然期待苹果在iPhone设计上更加有新意,即使外观不能做出大的改变,起码降低一下手机重量也会是让人欣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