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机尺寸不对怎么办,下料机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7 09:01:28

下料机尺寸不对怎么办,下料机常见故障解决方法(9)

预制构件缺棱掉角缺陷

其产生的原因及相应预防措施:

(1)脱模过早,造成混凝土边角随模具拆除破损。

预防措施】:控制构件脱模强度。脱模时,构件强度应满足设计强度等级时要求方可脱模。

(2)拆模操作过猛,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预防措施】: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

(3)模具边角灰浆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匀。

预防措施】:模具边角位置要清理干净,不得粘有灰浆等杂物。涂刷隔离剂要均匀,不得漏刷或积存。

(4)构件成品在脱模起吊、存放、运输等过程受外力或重物撞击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预防措施】:加强预制构件成品成品的保护。

3.8 裂缝

裂纹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按照深度不同可分为表面裂纹、深层裂纹、贯穿裂纹。贯穿性裂缝或深层的结构裂缝对构件的强度、耐久性、防水等造成不良影响,对钢筋的保护尤其不利 。

下料机尺寸不对怎么办,下料机常见故障解决方法(10)

下料机尺寸不对怎么办,下料机常见故障解决方法(11)

预制构件裂缝缺陷

产生的原因及相应预防措施:

(1)构件表面非结构裂纹产生的原因很多,混凝土表面失水干缩、抹面洒水、静停时间短、蒸养温度过高、成型后养护不当、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快等都会造成构件裂缝问题。

预防措施】:提升混凝土的稳定性、加强抹面工艺、保持混凝土表面水分,成型后及时覆盖养护,保湿保温(勿因失水过快造成表面干裂,可覆盖塑料布解决)。

(2)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

预防措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自身收缩。控制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要过大。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过量粉砂。

(3)不当荷载作用引起的结构裂缝,构件上部放置其他荷载物。预制构件吊装、码放不当引起的裂缝。预制构件在运输及库区堆放过程中支垫位置不对产生裂缝。

预防措施】:制定详细的构件脱模吊装、码放、倒运、安装方案并严格执行。构件堆放时支点位置不应引起混凝土发生过大拉应力。堆放场地应平整夯实,有排水措施。堆放时垫木要规整,水平方向要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竖向要位于同一垂直线上。堆放高度视构件强度、地面耐压力、垫木强度和堆垛稳定性而定等。禁止在构件上部放置其他荷载及人员踩踏。

(4)蒸汽养护过程中升温降温太快。构件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下产生裂缝。

预防措施】: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各类型构件养护方式,设置专人进行养护。拆模吊装前必须委托试验室做试块抗压报告,在接到实验室强度报告合格单后再对构件实施脱模作业,从而保证构件的质量。要保证预制构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脱模要求值,要求劳务班组优化支模、绑扎等工序作业时间,加强落实蒸养制度,加强对劳务班组(蒸养人员)的管理等。

(5)预制构件较薄、跨度大易引起的裂缝。

预防措施】:减少构件制作跨度,尤其是叠合板构件。叠合板在吊装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跨度过大而断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事先与设计单位沟通,建议设计单位在进行构件设计时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尽量将叠合板跨度控制在板的挠度范围内,以减少现场吊装过程中叠合板的损坏。

(6)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

预防措施】:构件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图纸及变更施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在进行钢筋制作中,需要严格控制钢筋间距和保护层的厚度。如果钢筋保护层出现过厚的现象,需要对其进行防裂措施。同时需要对管道预埋部位以及洞口和边角部位采取一定的构造加强措施。

3.9 色差

指混凝土在施工及养护过程中存在不足,造成构件表面色差过大,影响构件外观质量。尤其是清水构件直接采用混凝土的自然色作为饰面,因而混凝土表面质量直接影响构件的整体外观质量。所以混凝土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碰损和污染现象(图3.9)。

下料机尺寸不对怎么办,下料机常见故障解决方法(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