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五代闽国刘华墓的人鱼俑1805年的日本绘画有着两栖生活的特征
短颈氐人与真氐人这两类人鱼长期共存,目前我们并不知道它们是同一个祖先分化的两支,还是互相有传承关系,总之,它们一直并存到了唐代。
之后,短颈氐人被真氐人取代。在五代及宋墓中仍有真氐人的形象,而短颈氐人则完全消失了。这可能因为灵活的颈部使真氐人能找到更多食物,也可能与真氐人辐射演化出的更多物种、具有更丰富的适应性有关。
宋代以后具有灵活颈部的真氐人也消失了。我们可以从气候模型中推测,北宋后期,整个中国进入了一个寒冷期,当时的太湖全面结冰,人可在湖面上行走,连福建长乐都“雨雪数寸,遍山皆白”。如此寒冷的气候很可能成了压垮幸存下来的真氐人最后一根稻草。至此,没有手的氐人彻底告别演化舞台,而灵长人鱼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灵长鱼人迷踪
宋代开始,灵长人鱼的记载逐渐增多。演化过程中,灵长人鱼也同样产生了多个不同的物种。比如,其中的一支除了拥有灵活的前肢以外,一对鱼鳍也特化成了“翅”,而后鳍则特化成了带蹼的足。这样粗短的足对于游泳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却对近海生活,以及偶尔上岸提供了方便。我们推测这种有足的灵长人鱼可能具有两栖生活的特征。
1805年的日本绘画有着两栖生活的特征据说是人们在富士湾目击的生物
同样拥有“鱼翅”却没有后足的人鱼形象出土于延安,可见灵长人鱼类在长期的地理隔离下已经在不同的环境中抢占了不同的生态位,有的选择了向陆地发展,有的则更加适应水生环境。灵长人鱼类的灵活前肢,以及所拥有的高超智慧,或许帮助这个种族度过了宋代的寒冷期而延续至今。
与此同时,一支具有后肢的灵长人鱼,向登上陆地更迈进了一步。明代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中记载
“其长如人,有牝牡,毛发焦黄而短,眼睛亦贡,面黧黑,尾长寸许”,
“不能言语,惟笑而已”。
清代聂璜《海错图》中也有类似记载:
“人鱼,其长如人,肉黑发黄,手足、眉目、口鼻皆具,阴阳亦与男女同。惟背有翅,红色,后有短尾及胼指,与人稍异耳……及考《职方外纪》,则称此鱼为‘海人’……此鱼多产广东大鱼山、老万山海洋,人得之,亦能着衣饮食,但不能言,惟笑而已。携至大鱼山,没入水去。”
《海错图》中还配了插图,这支人鱼已经退化掉了原本粗壮的尾鳍,尾巴短小,手脚发达。我们完全可以判断它们能在陆地上行走,而手指间的蹼以及背上的鳍则保留了原本在水中生活的特征。
整个中国人鱼的演化历史是十分精彩的。除了一脉相承的延续,人鱼类还向着各个新的环境发起了挑战,包括演化出特化鳍向天空发展、强化后肢往陆地发展。它们的成功与失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而残酷的自然世界。曾经在汉唐繁盛一时的氐人,最终被灵长人鱼所取代。
然而关于中国鱼人的演化史,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希望有更多的资料被发现来进行更有趣的探究。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恭喜你识破了我们的愚人节“彩蛋”。文中关于人鱼的分类描述,是以动物演化和分类的方式演绎的神话动物演化史。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人鱼是真实存在的物种。
普遍认为,人鱼是水手在航行过程中将儒艮等水生哺乳动物误认为人类,经艺术化形成的。雌性儒艮常常将幼崽抱于怀中哺乳,远远看去非常像人类哺乳。一些中国的人鱼形象可能是古人对于少数民族的记录。晋代郭璞曾有这样的描述:
“黥涅其面 , 画体为鳞采 , 即鲛人也。”
来自海岛的少数民族善于潜水,拥有鱼鳞的纹身,可能是此类人鱼形象的最初来源。
撰文 陈奕宁
插画 邱丹丹
-----------------------------------------------------------------------------------------------
本文摘自知乎
作者:新发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43272/answer/77180288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鱼棠观赏鱼头条号,更多精彩资讯等你来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