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中桑叶非画非印,而是取天然桑叶放在盏的釉坯上,经高温烧制而成。
叶在盏中,浮浮沉沉。但用手抚摸,你会发现桑叶没有任何凸起,叶子已与茶盏完全融为一体。
木叶天目盏曾是中国古代名窑之一——吉州窑(今在江西吉安)独步天下的名品。
吉州窑始烧于晚唐,兴盛于宋,在元代末年逐渐衰落。宋人饮茶,喜欢斗盏,偏好用深蓝和深褐色的厚重茶碗。吉州的黑釉瓷在当时备受欢迎。
宋·刘松年《撵茶图》
木叶天目为禅宗寺院僧家专用器物。南宋诗人陈与义有诗云:“柏树解说法,桑叶能通禅”。一片飘零的落叶,置于火与泥土锻造的茶盏之中,对于禅宗来说,远非一般普通喝茶的工具。
流出寺院后,木叶天目盏逐渐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后入宫廷为皇家所爱。
宋徽宗就在他所著的《大观茶论·盏》中说:“盏色贵青黑,于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
元代以后,吉州窑衰落,制作木叶天目盏的传统工艺渐渐失传。流传于世的宋朝吉州窑黑釉木叶盏仅有寥寥几盏而已。
现收藏在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内的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已被列为国宝级文物,每年只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出来供人参观。另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也收藏着一件木叶天目盏,大英博物馆称其为“世之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