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解码Decode
日本著名社会观察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中,将日本近60年社会消费变化清晰地划分为四个阶段:
1)1960-1974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生产性消费、家庭消费是主流;
2)1975-1990,泡沫经济时代,消费升级需求明显;
3)1991-2008,经济长期陷入衰退,消费回归理性;
4)2009-至今,日本经济温和复苏,新消费崛起,普遍崇尚简约化消费。
按照三浦展的划分,1970年末、1980年初的日本,人均GDP增速高达35%,人们习惯性将消费对象从生活必需品变为必欲品,注重商品外观带来的感性体验,将个性化和差异化追求发挥到了极致。
杂货作为日本具有情感、欣赏和推崇的高附加值产品,也就在这个时候,成为人们超脱于商品本身,疯狂追求的一种精致生活态度。
今天谈及杂货就无法绕开的一些日本品牌,大多都诞生于日本最大的泡沫时代:1978年东急手创馆涩谷店开业、1980年无印良品诞生、1987年涩谷西武百货店LOFT开业、第二大百元店Seria的前身成立。
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进入「失去的20年」,人均GDP增速低迷叠加生产人口占比连续下降,居民购买能力的降低促使消费回归理性,从品牌化、高端化过渡到性价比和简约化,本质上是经济衰退下的消费降级。
这时,以无印良品为代表的极简主义杂货店和以大创、Can Do等主打物美价廉的百元店,在二十世纪后期日本经济陷入低迷时期迅速发展壮大,其中一部分也开始进行全球性的扩张。
2009年之后,随着日本经济复苏,杂货业态属性也逐步从「好买的产品吸引导向」迭代为「好逛的体验共鸣导向」,并逐渐发生两极分裂,一边是以无印良品为代表的小众进阶轻奢杂物社,一边是以Seria为代表的追求极致性价比百元店。
作为杂货业态的前浪,日本杂货店在1960年至今的60年里,完成了黎明期和一、二、三次热潮,并逐渐成为零售行业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甚至,在千禧年之后的十几年里,前浪们争先入华的脚步,也带动了本土大型生活杂货连锁品牌的萌芽和成长。
至此,杂货店的前浪和后浪在新世纪增速最快的经济体相遇,一面是效仿一面是竞争,在一浪又一浪消费潮流面前,它们都在等待一次合适的机遇,迎接一轮全新爆发。
前浪入华,喜忧参半
2005年7月,无印良品在上海南京西路的818广场开出了中国市场的第一家店,国内真正意义上出现了大型生活杂货连锁品牌。
在那之前,中国还没有太多这类设计风格鲜明、态度鲜明的生活杂货。那段时间,中国最火的杂货品牌是啊呀呀(2005年改名「阿呀呀」)。它在2004年签下蔡依林当代言人,2006年冠名了当时很火的一档综艺节目《娱乐星天地》。
最初的3年里,无印良品并没有扩张,只有一家店的状态维持到了2009年,之后才一口气拓展了9家新店。
2008年前后,正是中国消费社会和品牌意识爆发的节点。Zara、H&M、优衣库、gap等消费品牌都在那前后入华,可以说,在那个中国人民荷包日渐殷实的年代,郭敬明在《小时代》里描绘的消费主义悄然来临了。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商机的中国。与大多数日系品牌一样,杂货店也在那时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无限潜力。
无印良品之后,日本主打「DIY」概念的东急手创馆,2012年首次进军中国开展业务,在湖北武汉成立合资公司「武汉东急百货商业管理公司」,于2014年开出中国第一家东急百货,卖场面积达6.7万方。
遗憾的是,2016年东急手创馆就退出了。如今来看,东急手创馆急匆匆的退出不仅在于价格问题,更在于首店选择开在哪座城市。
与十里洋场的国际消费之都上海相比,武汉虽然经济发展位居前列,但论起时尚和消费主义,精致的上海人可能更贴近日式杂货的受众画像。
数量众多的外资品牌都喜欢把入华首站放到上海,不仅是因为它是中国的零售之都,还在于上海既有百年消费文化的浸润,也拥有大量的中产阶级,以及上海为吸引外资而做的几十年努力。
东急手创馆退出三年后,主打原创 买手制的niko and ...把第一家店开在了上海的淮海中路,并且面积是它东京原宿旗舰店的3倍,这是它在全球最大的门店。
同样在niko and...之后,被誉为日本生活杂物先锋的LoFt,2020年7月把首家店开在了上海美罗城。无论是niko and...还是LoFt,这些日资杂货店在上海的选址逻辑有一个共同点——附近也有一家无印良品,那些地方都已被证明是生意可持续的人气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