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哈弗深陷爆漆事件。有车主投诉:““本人是今年1月份购买的哈弗赤兔铂金版,我是今天在网上看到哈弗赤兔爆漆问题,基本所有车主都遭了,有的甚至买车才几天,就出现问题了,了解后,我赶紧回家查看自己车辆,发现自己也中招了。”而据调查显示,在赤兔出现集体投诉之后,哈弗初恋、哈弗大狗也有车主投诉类似的问题,各平台仅关于“爆漆”的投诉就高达4位数。
魏建军面临重重危机综合以上可见,技术的劣势、产品的内部竞争以及李晓锐一手促成的“以新换旧”局面,皆是哈弗H6乃至整个哈弗品牌没落的原因。事后,李晓锐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但哈弗带来的压力,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却逃不掉。
更可怕的是,魏建军所面临的危机,不仅仅在于哈弗。
魏建军早有危机意识,自13年哈弗品牌成立以来,长城汽车整个产品线肉眼可见地拉长,旗下相继衍生出之前提及的五大业务与高端品牌沙龙,甚至赌上了自己的姓氏。但伴随着哈弗的逐渐没落,能够明显发现的是,长城无论在哪个板块都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
在紧凑型SUV市场,市场份额逐渐被以宋新能源为代表的对手瓜分;在高端化领域,魏牌始终难见起色,自2016年出道即巅峰之后,年销量始终难以突破10万辆,游走在生死的边缘;在新能源方面,混动这一战场已彻底丢失,而纯电动产品欧拉则一直难逃“抄袭”质疑,同时被印上了低端的标签;全球化方面,长城汽车仍以东南亚、南美、东欧等中低端市场为主战场;而在轿车领域,自“精灵”被迫中止之后,长城汽车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2020年,一封名为《致长城汽车伙伴们的一封信:长城汽车如何挺过明年》的公开信,让人忍不住调侃长城的“凡尔赛”,但魏建军心里却知道,长城过分依赖前三十年的积累,面对新格局与新形势已有些力不从心。
进入2022年,长城汽车的危机更重,市值距离2021年的巅峰,已凭空蒸发4000多亿元,截止发稿日期企业市值仅为2400亿元左右,仅为比亚迪的三分之一。
面临股价的不断下跌,长城汽车多次通过回购股票来挽回颓势。有分析师指出:“回购虽然是在向市场传递公司认为股价过低的信号,但这并不能改变长城汽车基本面存在的问题,所以回购并不会扭转资本市场对长城汽车的看法。”
结语:
整体来看,哈弗背后的“黑手”不仅仅是新能源或是不断到来的对手,长城汽车本身的业务模式,以及长城汽车与哈弗品牌创新能力的缺乏,均是哈弗不断走低的原因。
当失去哈弗这一支点过后,长城汽车今年年度目标变得岌岌可危,而“长城汽车如何挺过明年”,也再次成为了摆在魏建军面前的一道难题。(采写 |汽车有智慧 火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