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土司遗址海龙屯。2015年,遵义播州海龙屯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成为贵州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与其他两个土司遗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作为军事城堡存在,是在军事战役中毁灭。偏处西南一隅,但从羁靡之治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可以说完整见证了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变化。
由于海龙屯位于1354米的海拔,夏季清凉,年平均气温在13℃-18℃,宜人的气候,已成为贵州必去的暑假景点之一。海龙屯景区内有名的九道关口,屯前六关: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三关:万安关、二道关、头道关,无不让人叹为观止。每个关卡的历史沧桑感都有不同,还可以租赁电子导游设备让历史故事贯穿到整个景区当中。现在还拥有传奇土司小镇和传奇星空营地两大配套游玩地,让旅途更加多姿多彩。
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茅台酒。茅台酒独产于中国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属于汉族的特产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更成为中国的“国酒”,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茅台酒酿制技艺是一种独特的汉族酿酒工艺。2006年5月20日,茅台酒酿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汞都”:万山汞矿遗址。位于贵州省万山特区万山镇土坪村的万山素有中国“汞都”之称。在唐代时即以“光明丹砂”为皇室贡品。万山汞矿遗址是国内现存开采时间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汞矿重要遗址,是研究中国汞矿业史的珍贵实物资料。2012年11月17日已经列入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五、贵州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丹寨石桥古法造纸。石桥,既是一座天然石拱桥,也是“中国古法造纸之乡”的名字。石桥村坐落于贵州丹寨县南皋河畔,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山民,以他们对祖先执着的崇敬,传承着远古先人的造纸工艺。皮纸制作技艺(丹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二:水族水书。水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有自己文字的17个民族之一。水书是一种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是世界仅存的活象形文字之一。是水族的古文字、古书籍的统称,也是水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水书习俗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人口占全国水族总人口一半。因此,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也是水书古象形文字的重要保护阵地之一。目前大多数水族人民只会说水语而看不懂水书文字。能看懂水书的老先生如果在还没有找到继承者之前就去世,他存留下来的水书会被家人当做重要的祭品烧掉或陪葬品埋掉。现在,能看懂水书的“水书先生”仅剩200人不到,大多也都迈入耄耋之年并乏有继承人,水书也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2009年10月,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之一:苗族村寨。依山而建,临溪而居,山中有林,林中有黔东南苗族村寨寨,构成了与天地对话、与自然和谐的景观。2006年12月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注:世遗中心《预备名单》仍沿用2008年“黔东南苗族村寨:苗岭山区雷公山麓苗族村寨”名称。
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之二:侗族村寨。2005 年底“贵州黔东南六洞、九洞侗族村寨”列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肇兴侗寨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800余户,4000多人,号称"黎平第一侗寨"。
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果树·屯堡文化景观。贵州省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及屯堡文化于2006年入选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2015年2月14日,黄果树·屯堡景观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申报专题研讨会召开,安顺市拟将黄果树景观、格凸河景观、屯堡景观、关岭化石群4个景区捆绑打造为“黄果树·屯堡景观”,并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中国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织金洞。织金洞原名打鸡洞,是我国著名的特大型溶洞。洞内地形复杂,有迎宾厅、万寿宫等十个景点、四十多种岩溶形态,有“岩溶博物馆”之称。入选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
中国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之一:马岭河峡谷。马岭河峡谷被誉为“地球上一道美丽的疤痕”,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的大裂谷地缝。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入选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