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数量庞大的市场主体,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1.11亿户,占我国市场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带动就业近3亿人。
受疫情、消费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仍面临经营成本、经营场地、招工用工、贷款融资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市场预期不稳、发展信心不足。调查显示,今年以来,近八成个体工商户月均营业收入在1万元以内。
10月25日,国务院发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条例》聚焦当前个体工商户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如资金短缺、信息不畅等,作出了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
其中,第二十一条明确提出,国家推动建立和完善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和提供适合个体工商户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个体工商户贷款规模和覆盖面,提高贷款精准性和便利度。
《条例》专门提出上述条款,说明政府看到了个体工商户在贷款融资问题上存在较多痛点。市场监管总局在对《条例》解读时称,资金对个体工商户经营尤为重要。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各类资金作用,严格落实相关财税支持政策,不断扩大贷款规模和覆盖面,多措并举解决资金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第三十一条还特别提到: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不得要求个体工商户接受不合理的付款期限、方式、条件和违约责任等交易条件,不得违约拖欠个体工商户账款,不得通过强制个体工商户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拖欠账款。
《条例》的这一描述,与2020年以来国务院及各相关部门发文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同时,也说明市场上确实存在强制个体工商户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
其实,从法律层面上,个体工商户是属于自然人的范畴,并不具备商业汇票业务主体的资格。若是强制个体工商户接受商业汇票,那么,持票的个体工商户后续的背书转让及贴现均有不合规的风险。
如果票据正常兑付,风险值相对较小。但如果票据被拒付,那么,由于个体工商户承担的是债务的无限连带责任,即以全部财产来承担连带责任,参与背书流转过程的个体工商户所承担的风险将是巨大的。
在市场实际发生的情况来看,银票因为第一付款人是银行,所以背书中出现"个体工商户"的情况一般不太会影响流转,但是如果是商票一般后手都会因为不合规而拒绝签收。
综上,《条例》的发布实施,除了能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融资难问题外,还将有效保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