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可能又有人会问了,阴阳两虚证和上热下寒证的症状非常类似,那么上热下寒就是阴阳两虚吗?
非也!
我们常说的上热下寒只是一个症状,然,造成上热下寒的原因有很多,
诸如中焦堵塞,使得心肾不交,这时候我们应该用或除心下痞;
比如阴虚火旺而致虚阳上越,这时候我们应该用,让虚阳各就其位,引火而归元;
再比如因体内阳虚,而使得阳气不足以温熙下焦,而下焦阴盛格阳,将阳气拒与下焦,这时候就该用清上温下,治疗厥阴。
讲完了阴阳两虚的原理和治疗思路,也区分了和上热下寒证的差别,今天再和大家介绍一味可阴阳双补的中药材——菟丝子。
补益肝肾菟丝子是一味辛甘的药材,入肝、肾经。
中医认为,辛以润燥,甘以补虚。
菟丝子即可温补肾阳,有可填益肾精,固精缩尿,为平补阴阳之品。
《别录》:"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
《药性论》:"治男子女人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又主消渴热中。"
治疗肾虚腰痛,菟丝子常配伍补肝肾、强筋骨的药材,诸如杜仲、山药;
治疗阳痿遗精,菟丝子常配伍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等滋补肝肾的药材,如《丹溪心法》中的五子衍宗丸;
治疗小便过多或失禁,菟丝子常配伍桑螵蛸、肉苁蓉、鹿茸等温肾助阳的药材,如《世医得效方》中的菟丝子丸;
治疗遗精、白浊、尿有余沥,菟丝子常配伍茯苓、石莲子等利尿通浊的药材,如《和剂局方》中的茯苓丸。
综上,不论是肾阴或是肾阳亏虚者,菟丝子都被频繁的使用到,可见其不俗的疗效。
菟丝子
安胎菟丝子药味偏甘,入肝、肾,中医认为,肝主血,肾主精。
因此,菟丝子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之效。
精血充盈,则肾气不虚,胎元稳固。
《山东中药》:"治妇人常习流产。"
因此,菟丝子对于胎动不安、滑胎诸证有着不错的疗效。
近代医学泰斗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寿胎丸,就是拿菟丝子配上补肝肾、益精血的药材,诸如续断、桑寄生、阿胶等。
菟丝子
明目菟丝子滋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还有明目的作用。
《本经》:"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久服明目。"
常常与熟地、车前子、枸杞子等滋阴明目的药材合用,如《和剂局方》中的驻景丸就是这么个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