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现在拉来的“人气费”算,小黎可得到17块5。双11当天,小黎买的化妆品和茶几分别是588元、859元。我算了下,半个月的“喵币大战”得到的红包占小黎购买额的1.2%。
1.2%,就在我暗暗在为这半个月帮她助力下来的时间成本而感叹时,小黎说:“没啥意思,还累够呛。”
不过从小黎的字里行间,我好像应该为自己和小黎之间的友谊感到一丝欣慰。
小黎坦言 ,“有那种毕业之后一句话没说的,都因为这个联系了。不过这种都是一次性的,我明天都不好意思找他们。”
其实在这场助力战中,不仅仅是双11淘宝发起的消费陷阱,我还看到了当代青年的一种社交状态——线下社恐,线上真朋友。
网络可能在成为真实世界的一道屏障,尤其是当代青年社交的界限感在不断加重的年代。
或许有一天,有线下社恐的当代青年,发链接的“一次性朋友额度”都用光,发现自己连助力的链接都不知道发给谁的时候,才是他们思考是否该结束“云朋友”的社交方式的时候。
小资青年:为自己和室友添置投影仪,买我所爱
与小黎忙活十来天赚17块5的迷惑消费行为不同,我身边还有一拨小资青年,他们只想在这个全民消费的节日任性“买我所爱”。
Saki在帝都工作两年,毕业后都是一直和两个大学同学合租,一人买菜、一人做饭,不会做饭的Saki刷碗。不仅在吃上,几人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都相投,不同于其他人合租的各种困扰,两年间Saki的生活基本都是欢声笑语。
Saki和室友都是游戏谜,除了自己玩,他们也爱看一些游戏直播。这周Saki正好在一社交平台上看到智能便携投影机的宣传视频。总价2999元,双11优惠至2199元。
效果图是这样的
Saki当机立断付了定金,“生活太难了,我最现在心心念念想着我的投影仪。我室友爱看英雄联盟比赛,我爱看王者荣耀,平时在一起看电影也很幸福。”
焦虑80后:网购洗发水货比四家平台
在这场消费迷惑行为大赏中,80后好像显得更为谨慎。在去年双11囤的洗衣液还没用完的时候,部分人在这个时候开始研究今年买什么省钱。
小美是媒体人,都说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基本是7*24小时的stand by。好不容易一个悠闲周末,小美躺在家里床上,在拼多多上用9块9的价格买了副上下班骑共享单车需要的手套。
紧接着看到即将用完的洗发水,小美先是在淘宝看了下价格,79元一套。但如今网购套路多,小美担心买贵了。每月要还房贷,所以小美很注意家里的吃穿用度,能省则省。随即分别打开拼多多、京东、屈臣氏APP。前后对比之下,屈臣氏的99元两套让小美立即下单囤货。
就在这样反复对比中,不知不觉刷到了晚上八点,又到了小美提前定闹钟抢一件大衣优惠券的时间,连续三天,小美都没有抢到一张满2000元减650元的优惠券,每天开售即空。
厌倦了每天定点被一张优惠券绑定时间的体验。但到了冬天、加上自己这几年都没有添置冬衣,这件大衣还算是刚需,小美咬咬牙,决定双11当晚用商家的购物津贴以贵450块的价格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