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可以看到,20岁、30岁、40岁左右的静安女子中,消费最高的护肤品牌分别为珀莱雅、娇兰、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她们对护肤品的选择也会有一个自然的变化与晋升。
这点同样体现在箱包品牌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品类下各阶段静安女性消费金额靠前的品牌基本均为轻奢或奢侈品牌。
只不过,对20岁左右的静安女性而言,入门级奢侈品牌是Louis Vuitton和COACH。而对于30岁左右的静安女子而言,她们慢慢开始有能力购买更多相对小众、但也足够时髦的奢侈品牌,如三宅一生、YSL等。年龄更往上的女性则更偏好于更成熟的设计,如Prada。
除了品牌的升级,20、30、40岁以上静安女子的进阶,其实也体现在了消费同一品牌旗下不同类型的产品进阶上。
比如口红的价位相对更低,很多人都会把口红作为购买奢侈品的第一个类目,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她们的购买对象开始由口红扩展至包包。
品牌新偏好:小众、个性和品味
更进一步,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消费升级在消费主力18-35岁静安女性身上如何体现?
让我们先横向对比上海其他核心区域,以女性消费占比较大的女装和箱包两个品类为例,在静安青年女装偏好度榜单前二十中出现了MONCLER、FIVE PLUS、欧时力、Canada Goose等品牌,可见,相比其他核心区域,静安女子更偏好轻奢女装品牌,另外她们也相对更喜欢设计感较强的品牌,如江南布衣等。
尽管从上面的消费金额榜单来看,Louis Vitton仍然是静安女子里的基础款,但在偏好度方面,她们对于Louis Vitton的喜爱并不如其他核心区域青年女性。
这多少意味着静安女子已经不再满足于较基本大众的品牌,相反她们开始更喜欢购买小众博主、ins上走火,小而美且更能彰显自己个性的小众品牌。
从家居饰品及童装消费品牌份额榜单来看,主要购买力为女性的静安青年们也更在乎设计感:相比于Gap、优衣库这样基本大众之选,在这里,野兽派、diptyque、Zara、Next、mikiHOUSE等更追求设计感的本土和海外品牌脱颖而出。
通过分析她们过去三年的电商消费数据,我们也试着纵向感受她们消费品味的变化。
从近三年内衣和大家电类目品牌消费份额增速变化来看,NEI WAI这一品牌在内衣类目下增速非常抢眼。除此之外,oysho、LA PERLA等品牌的增速都较为明显。相比传统的强调性感、调整型的百货内衣品牌,一线城市的年轻女性开始意识到健康舒适和悦己更加重要。
而从大家电这一类目上看,SMEG、哈士奇等小众品牌的份额也都在逐渐增长——不盲目追求大众品牌,选择设计更个性化的家电品牌也正在成为年轻女性提升家居品味的重要方式。
在份额增速较快的品牌榜中,我们也看到了一系列正在上升的国货品牌,比如在智能设备消费中,我们看到增幅较快的品牌就包含了小蚁、科大讯飞等国货品牌。
我们还另外选取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国货品牌,通过用户画像可以看到,野兽派、NEI WAI、小罐茶、米家等品牌在静安区的订单占比都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