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杂谈】站在2018年往回看四十年,恰好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四十年,中国摆脱一穷二白的状态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进步,财富增长,人民生活幸福。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渗透进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改革开放四十年,是风云变化的四十年。
而在诸多变化之中,通讯工具的变迁,无疑具有代表性。
对通讯工具而言,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是技术积累期。后十年,是技术爆发期。不同时期有不同精彩,聚集到一起,共同谱写了通讯工具四十年的精彩。
今天的故事,便从书信说起。
1.
慢悠悠的书信
书信,无疑是最具生命力的通讯工具。即使在今天,书信依旧未被淘汰。
书信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供官方传递相关信息。而后经过千年演变,直到明朝才出现供平民使用的书信传递业务。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完善邮政制度,书信也逐渐成为人们通讯的主要方式。人们写信给远方的亲人,写信给*,写信给天南海北的笔友。一张几分钱的邮票,数日等待的时光,便能跨域空间,实现情感的传递。
时至今日,书信依旧有着独特的魅力。移动互联网能让我们实时见到远方的亲人,但依旧无法带来书信见字如见人的美好。
所谓情怀,所谓旧时光,在一封书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秒万里的电报
在书信活跃的年代,不得不提的另一位主角就是电报。某种意义上,电报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
1958年,北京电报大楼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了中国通讯发展史中的里程碑事件。1969年“中文电报译码机”问世,得益于其直接印出文字的特性,大大提高了中文电报传输的效率。而后到了1987年,有65个城市开放了用户电报业务,基本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电报网络体系的全自动交换。
尽管有着速度上的绝对优势,但电报依旧没能淘汰书信。价格是电报的致命伤。上世纪70年代,电报一个字要3分半钱,而一封书信也不过才8分钱。价格上的巨大差距,使得只有在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才会主动去使用电报进行通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报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2001年8月1日,中国电信集团取消了公众电报业务中的特急和加急业务。2017年6月15日,北京电报大楼营业厅正式关闭,属于电报的时代,就此结束。
有事,呼我
对每一个80后而言,BP机显然是记忆中重要的存在。在那个家庭电话尚未完全普及的年代,能拥有一台BP机,就是身份的象征。
什么是BP机呢?简单来说就是信息通知接收器。一方致电传呼台告诉传呼员需要寻找的BP号以及自己的姓名和电话。随后传呼台会发送信息给被寻找者。当传呼机接收到信息后,便会通知被寻找者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