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这里,我们对张良的性格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了,那就是,"五世为相"的高贵家世和家国变故使年少时的张良有勇有谋、侠肝义胆;成年之后,张良言行处事更是沉稳低调,大音希声,对待钱财、名利则淡然处之,与世无争。
纵观我国整个古代历史,和张良一样对于君王有不世之功的人不在少数,但能够像他这样善始善终的却不多,除了周朝初建时的姜太公、春秋时期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的大夫范蠡、以及唐太宗年间的秦琼、李靖、宋朝的石守信等人,大多数都因为贪恋权势或者富贵而难以寿终正寝,更有甚者因为被君主猜忌而惨遭迫害甚至被灭门。
太公垂钓
历史是通向未来的起点。我们在读历史上的人物故事时,如果不能从中多少汲取一点经验和教训,只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或者认为古今环境迥异、物是人非,没必要非从死人身上吸取"养分"的话,那就算是白读了。能够被史*录下来并且流传至今的,对于今人而言,大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可借鉴性。
在万事都以"利"字当头的今天,我们虽然可能终其一生也不会有机会靠近任何所谓的"权力中心",但如果我们对待物质财富能够像张良那样淡然,我们是不是就不会整天围着房子、盯着手机支付宝里的余额碌碌而终,也就不会把自己变成"拜物教"的教徒、物质的奴隶?如果我们能够像张良那样不那么贪恋高贵的地位和唾手可得的权势,我们是不是也会拥有一个比较清明,至少是不坏的名声?
在司马迁看来,张良是一个集中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人,每次刘邦遇险,都有张良出谋划策化险为夷;周总理说,项羽打了一百个胜仗,顶不住张良一个主意,优势变劣势,只好求和。
这个在史书上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污点的人,他的家世和容貌我们可能难以复制,但他的学识、胸襟,他的处世风格的转变、他对待财富和名利的态度,是不是都有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方面呢?历史上虽然只有一个张良,但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在某个方面无限靠近张良。
我是"文火炖文史",希望和朋友们一起,慢慢地炖生活这碗汤。欢迎关注我的账号,更欢迎您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