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篇课文,有的学生,一会儿就背会了;
有的,背了几天,一段还没背下来。
催急了,很委屈:我认真背了,就是背不会。
一位同事说,背书能力是不是遗传的?
那么,
背书慢,到底应该怎么办?
第一招:让自己“足够想背”。
动机足够强烈,人的潜能大着呢。
老一辈的很多人,不识字,
却能把“老三篇”背得很熟练。
普及下,“老三篇”是指:
《纪念白求恩》(1012字)
《为人民服务》(772字)
《愚公移山》(1605字)
三篇共3300多字,
那可是只靠听觉的。
很多学生背得慢,不是背诵过程中的慢,
而是背前的“慢”,
进行了太多的自我暗示:
“难背”
“太长了”
“我背不会”
……
于是就有了“自我实现的预言”——背不下来。
老师常有一个错误的认识:
学生“知道背书很重要,就是懒”。
关键在于什么叫“知道”,
积累经典、形成语感、提高鉴赏能力,
以及中考高考会考等说法,
学生真的是“知道”了吗?
真正的“知道”有两个源泉:
明确感受可测量的变化和拥有强烈的意愿。
《打开》的作者周濂说到一件事,
有一个“知道”吸烟不好但总戒不掉的同事,
一天,他看着pm2.5量表数值是25μg,
在他抽烟后的瞬间变成了500μg,
他才真正“知道”吸烟的危害。
这叫明确感受可测量的变化。
一个被老婆唠叨半生戒不了烟的男人,
被小女儿一句“你的嘴好臭”刺激到,
发誓再不抽一根烟。
这叫强烈的意愿。
总结一下,第一招是:
真正“知道”背书很重要,从而“足够想背”。
第二招:“理解”了再背。
“记忆”是两个字:
一个是“记”,输入,就是“背”的过程;
一个是“忆”,输出,就是提取。
有的人“记”的能力不行,背得慢;
有的人“忆”的能力不行,背了忘得快;
有的人“记”和“忆”二者兼不行,
背得又慢,忘得又快。
高中背诵篇目《离*(节选)》中有这样几句:
如果一个班标上字音通过反复读来背,
另一个班看懂意思,理解之后背。
可能前者背诵时间短,后者时间长。
是不是前一个班的背诵效率就更高呢?
那就要看什么叫“效率”,
过两个星期再查,
前一个班几乎都不记得了,
后一个班大部分都记得。
显然,理解有助于长时记忆。
理解,就是对记忆对象进行加工。
比如,有人说帮我记个号码,
说一遍,
几秒后让人复述一般,没有问题。
要是过一天再问那个号码是多少,
是不大可能还记得的。
就是因为没有“理解”,没有加工。
有的加工,甚至几十年不忘。
比如我刚当老师时,
有人说他家的电话号码是7220060,
办公室一位老师说:
这电话号码好,
一个妻子领两个儿子,领领又领。”
(皖北方言‘领’是‘生’的意思)
我对数字不敏感,
是连自己手机号都不容易记住的人,
这个号码却已经记了二十多年了。
总结下第二招:
要想办法“加工”背诵内容,要理解,
一开始要花费一点时间,但记得牢,记得久。
所有的弯路都是直的,
不怕背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