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招:想象画面或情境。
在农村时,
见到很多农民把那些半文半白的戏文,
成篇大套地背下来。
他们一方面是靠听觉来记,
另外一方面是靠想象画面和情境来记。
现在很多儿童背诵材料,
在字词旁加上相关图画,
单从背诵的角度来说,是有道理的。
有人能背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
采取的就是这种办法,
3.14159……山巅一寺一壶酒……
至于为什么做背圆周率这么无聊的事,
是题外话了。
第四招:要相信神奇的肌肉记忆。
也就是说,不要否定“死记硬背”的效用,
要相信反复的力量。
比如,化学元素周期表,
大多数人都是硬背下来的:
氢氦锂铍硼
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
硫氯氩钾钙
……
所以,不要太相信记忆术,要相信反复。
你总会有骑着单车哼着歌还能背的文章。
习武之人讲究:
不怕会一万招的人,
只怕把一招练一万遍的人。
背诵与此同理。
第五招:“专注”背诵。
我们很怀念小时的记忆力,
孩子的记忆是复印式的;
大人的记忆呢,是越来越差。
这有生物学上的解释,
也可以从成人心思太多,
导致“带宽”不够,来解释。
背诵时要能“截断众流”“万念归一”,
不然“网速”自然变慢。
是真“专注”,还是作“专注”状,
自己心里自然最有数。
信息泛滥的时代,
“专注”变得极为稀缺和异常。
背诵时关上手机,只面对一篇文章,
可能就没有那么“慢”了。
第六招:“负责任”地重复。
当年自学考试时,
《古代汉语》几乎是从零开始学起,
有一个经验分享。
在《古汉字典》上,每查一次,
就把这个字或词用笔划一下,
大多数字词查一次是记不住的,
下次再查时,发现已经划过了,
知道自己已经查过了,
于是引发了“耻辱感”,
也就激发了“这次要记住”的责任感,
就容易记住了。
更重要的是,查找圈画这个事,
也形成了一个记忆的小场景,促进记忆。
背书读熟之后,有个试背过程,
每次都划出自己卡顿的句子,
反复卡顿的地方,把相关句子写在书前,
翻开就能看到,你不记它它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