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强市云集,与杭苏锡常等发达地市相比,南京辐射能力有限,近期人口集聚能力明显减弱。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强市云集。在经济方面,上海、苏州、杭州GDP高于南京,无锡、宁波也呈奋起直追之势。在产业方面,各个城市产业实力大多不俗,形成了具备各自特色的产业体系。在人口方面,南京市“十四五”规划指出目标常住人口破千万,2021年南京人口942.3万,较2020年增加10万左右,距离目标还差60万左右,考虑2020-2021年增加10万人左右,叠加少子化及抢人竞争激烈,实现目标仍有一定难度。
南京未来将以“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为城市发展愿景,携手长三角各城市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根据《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草案,“创新名城”即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南京科教资源优势,进一步塑造城市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即立足南京生态人文优势,丰富拓展美丽中国建设的南京实践,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范的美丽古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进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9武汉:九省通衢,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武汉基本处于中国主要经济带的地理中心,2021年人均GDP近13万元,雄踞中部地区首位。历史上,武汉一直是中部地区的军事和商业重镇,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改革开放前,武汉GDP一度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1978年仍位居全国第十。随着东南沿海城市凭借着地理优势、国家政策在改革开放道路上加速奔进,武汉步伐明显落后,2002年武汉GDP跌落至14位。2004年抓住中部崛起战略的机会,武汉开始重新崛起。
2021年武汉GDP达到1.8万亿元,占湖北全省的近40%,全国第九;人均GDP近13万元,雄踞中部地区首位。区位方面,武汉处于中国主要经济地带的地理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是国家区域发展“钻石结构”的核心,距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大城市都在1000公里左右,“米”字型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还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人口方面,是中部人口最多的城市,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34.4万人,长江中游城市群排第2,仅低于长沙。教育方面,武汉有84所高等院校,其中2所985,5所211;武汉有约130万在校大学生,全国第三,仅低于广州、郑州。医疗方面,武汉有31家三甲医院,是华中最大的医疗中心。
从“钢城”到“车都”、“光谷”,目前武汉拥有钢铁及深加工、汽车、信息技术、医药等完整工业体系。武汉是洋务运动的始发地之一、近代中国的工业重镇。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重镇依旧是武汉的“城市名片”,“一五计划”国家确定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武钢、武重、武锅等7个项目安排在武汉,武钢钢铁产量一度占据全国钢产量10%。改革开放后,武汉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要任务,削减传统重工业产能。40年间,武汉从一个以冶金、机械、纺织三大支柱产业的老工业基地,变成拥有钢铁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完整工业体系的现代化城市。武汉是国内首个聚集法、日、美、自主四大车系、五大整车企业的城市,被誉为“中国车都”。2021年武汉汽车产量近140万辆,汽车产业产值超过3300亿元。产业创新上,武汉充分挖掘科教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光电、生物医药、智联网汽车、数字经济、航天等新兴产业,2021年武汉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较2016年增长两倍,占GDP比重达27.3%,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
武汉民营经济占比相对较低,民营经济活力不足,近年武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武汉是传统的工业重镇,以武钢、东风汽车等为代表的国企是武汉的经济支柱,而民营经济发展却明显薄弱。2020年武汉民营经济占GDP比重约40%,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比杭州、重庆、苏州、成都、南京分别低21、19、11、10、6个百分点,A H股上市公司数量71家,而杭州、南京、成都均超过100家。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民企已经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以江苏省为例,2021年江苏超过五成的GDP、六成的税收、七成的企业研发投入和社会固定资本投资、八成的新增就业岗位、九成的高新技术产值来自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已成为江苏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主力军,浙江民企比例更高。武汉逐渐认识到民营经济的重要性,落实“车谷科创33条”、人才强区政策“黄金十条”等惠企政策。
未来,武汉将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根据《武汉市十四五规划》,武汉将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10重庆:西南双核之一,大重庆与小重庆
大重庆经济总量超2万亿,小重庆人均GDP约10.1万元,略高于成都。古时重庆为西南军事重镇,19世纪末被辟为对外商埠,至此重庆开始凭借其水陆集散的优势不断发展起来,并不断追赶四川地区的传统中心成都。1980年代抓住改革开放的新浪潮默默改变,积蓄力量。重庆多次在隶属四川省和成为直辖市之间变换,1997年重庆第三次成为直辖市,也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交通区位方面,重庆是是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城市,有着成都无可比拟的水上交通优势;作为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共建成了“三环十射”高速公路网和“一枢纽十一干线”铁路网。
2021年重庆GDP总量为2.8万亿,仅低于四个一线城市,常住人口3212万,是人口最多的城市。由于重庆面积较大,如果选取重庆主城都市区,GDP和常住人口分别为2.1万亿、2118.6万人,人均GDP为10.1万元,规模与成都相近。2011-2021年重庆主城都市区人口占比从62%提升至66%。教育方面,重庆拥有高等院校70所,其中有1所985,1所211。医疗方面,重庆拥有三甲医院41家,5家医院跻身我国百强医院。
重庆以汽车和电子为支柱,二者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约40%,并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抗战时期大批工业厂矿的迁入,使重庆变成了一座工业基础良好的重工业城市,建国后的三线建设更使重庆确立了这一地位。目前电子制造和汽车产业是重庆工业经济的支柱,合计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约40%。具体看,重庆是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惠普、华硕、戴尔、索尼等品牌落户重庆,2014年至今重庆笔电产量一直位居全球第1,2021年重庆笔电产量超过1亿台,产值连续8年全球第一。在汽车产业中,重庆有长安、东风小康等四十多家本土汽车品牌,2021年汽车产量199.8万辆,占全国的7.5%。近年来传统电子和汽车制造产业市场容量趋于饱和,重庆积极寻找新的增长动能,重点打造集成电路、智能家电、新能源、机器人等33条重点产业链,发挥制造业优势,实现“强链补链”。并且,重庆市政府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新增“专精特新”企业近1600家,为历年之最。
重庆仍面临科技创新实力不强的问题。一方面,尽管目前重庆有几十所高校,但大部分为职业院校,一流的理工类学校屈指可数,人才输送不足。另一方面,近年来,重庆先后启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等重点专项,投入经费近5.7亿元,成效初显,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从全年研究与试验(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看,重庆为2.1%,小于苏州的3.7%、杭州的3.6%、成都的3.1%。从财政科技支出占比看,重庆为1.7%,小于苏州的9.6%、杭州的7%、武汉的6.3%、成都的5.8%、南京的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