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贫困的越南家庭里,19岁的裴氏红绒,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亲因为癌症去世,还欠下了大笔医药费。红绒的哥哥说:我们家的债,即使妹妹、我还有妈妈,三个人一起打工也很难还上。
所以家里人决定把房子抵押,凑钱让妹妹去国外打工,2019年8月红绒前往德国打工,没想到这一去就是永别。当红绒的妈妈在家里看到39个遇难者的新闻时,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也在其中。英国和越南相关部门问红绒的妈妈是要遗体还是要骨灰时,这位失去小女儿的母亲选择了要遗体:家里人还想看女儿最后一眼。
在2019年,26岁的阮庭四迎来了他的第二个孩子,为了爱妻幼子,他决定去欧洲闯一闯,从越南偷渡到欧洲需6-33万人民币,阮庭四的妻子帮他借高利贷还有越南银行的钱,让他去德国。然而,阮庭四钻进的那辆死亡货车,人没了……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搭上偷渡的旅程,他们或许有各自不同的出发点。但是了解到部分偷渡者的那些心酸,又不得感到心情复杂。
大概率出现这类事件,基本都是非法偷渡。近些年来,像越南、非洲这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底层大众无法依靠输出劳动力而养活整个家庭,又或者因为太贫穷,冒着极大的风险到发达国家去挣钱。
近些年,在中国已经没有这类情况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生活环境安定,在现如今的社会,无论是在职场上努力拼搏实现个人价值,还是创业发展、又或是在农村里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劳动回报,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我们再来反观“偷渡”的所得和付出,得不偿失,代价极高。
1、从安全性来说,先是路途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太高,用生命做赌注,谁也付不起这个代价;其次作为非法“偷渡者“,随时可能被警察抓到遣返;另外对于“偷渡者“来说,身份就是非法的,在国外的人身安全是不可能得到正当有效的保护;最后一点,现在国外的治安比较混乱,新闻报道上随处可见的暴乱、战争、恐怖组织袭击等等,安全感何在呢;
2、从职业上来说,能提供给“偷渡者”的工作只有最底层的劳动力输出,靠着体力挣得的报酬,已不像十几年前那样丰厚,现如今国与国之间的物质水平差距虽然有,但是不少国家已经逐渐拉小这个差距。真正会去国外发展的人,必定是高级人才或具备专业技能的人;以前那种去国外打工挣钱的观念已基本上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