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更适合用来泡茶?
首先,要从它们的优缺点开始说起。
茶壶的优点,自然是胜在了不易烫伤。
出汤时,只需要将茶壶的把手提起,茶汤便会顺着壶嘴倒出来,完全没有任何操作难度。
另外,茶壶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下,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比如家庭聚会,又或者是一场多人会议。
总而言之,主要目的不在于品茶,喝茶只是出于解渴。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一个容量较大的茶壶,在里面投入适量的茶叶,再注入沸水。
如此一来,既保证了便捷性,又能合理且贴心地照顾到每个人。
渴了,自取即可。
相比之下,因为盖碗的容量有限,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只能不停地冲泡,不停地出汤,显得有些尴尬和局促。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茶壶胜出。
不过话又说回来,茶壶的缺点还是很明显,那就是无法快速做到茶水分离。
要知道,闷泡会让茶汤变得浓酽苦涩。
尤其是内质丰富的好茶,更是不提倡闷泡,否则就成了暴殄天物。
因此,如果想要用茶壶泡出好喝的茶汤,不仅要调整茶水比例,还要控制出汤时间。
从实际操作来看,同时平衡这两点,其实很难。
诚然,茶壶的确有自己的优势,但也仅仅只是将茶叶泡出味道。
若是为了品茶,为了喝茶汤的原汁原味,清甜爽口,茶壶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
《3》
对于大多数茶类而言,紫砂壶都是个“雷区”。
第一,紫砂壶是特殊的双气孔结构,毛孔粗大,吸附性很强。
当沸水注入以后,出于热胀冷缩的原理,会把所遇上的东西都吸进身体里。
茶汤中的东西,自然就是大量的芳香物质和滋味物质。
有不少茶友曾经反应,自己喝白茶的时候,感受不到我们平时所描述的那么多美妙风味。
似乎,香气和滋味都不太清晰。
问清楚后才知道,他们用的是紫砂壶。
这就好解释了,因为紫砂壶会大量吸附茶叶的香气和滋味,从而影响原汁原味。
因此,用它来泡白茶,就会略显沉闷,削弱了空灵感和鲜爽感。
就像一位美人,虽然面容姣好,但蒙着一层面纱。
看着她,总觉得有些朦胧,不够直观,这便是紫砂壶所泡的茶汤予人的感觉。
并且,由于这种特性,长期使用的紫砂壶还会在内壁上积累一层茶垢。
彼时,即使不放茶叶,但以沸水冲入亦能泡出淡淡的茶味。
可想而知,即使是一壶泡一种茶,但也会发生窜味的情况。
要知道,白茶中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还有春茶、秋茶;新茶、老茶;散茶、饼茶等等分别。
每一冲的茶汤,也不完全一样。
换言之,用紫砂壶泡茶,喝到的不单是这一冲的茶汤,还可能包含了前几冲重叠在一起的滋味。
这种滋味,很神奇。
虽然很难去界定这好还是不好,可对于品茶者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喝不准,也就难以评判这泡茶的品质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