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玩耍(2020年8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毕节交通区位发生巨变:2012年,杭瑞高速遵义至毕节段建成通车,实现高速公路“零”突破;2013年,飞雄机场建成通航,实现民用航空“零”突破;2019年,成贵高铁建成通车,实现高铁“零”突破。
路通百通,昔日封闭边远的乌蒙山区,进入发展新赛道。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做强村级产业,实现产业富民,2017年以来,毕节各地积极探索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密切村集体与农民的经济联结,在全市由党支部领办了7229个集体合作社,覆盖3000多个村(社区),带动74.4万户农户300余万人持续增收。
“支部领办合作社,全面加强了村党组织对经济建设的领导。”毕节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家懿说,也是将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客观需要,是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前提下,推动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
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五里岗街道朝阳新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搬迁户在就业扶贫手工车间整理缝制完毕的民族服饰(2021年11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毕节如今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全国各类力量的支持和帮扶。其中,近5年来,全国统一战线在毕节试验区实施帮扶项目1400余个,涉及资金超5.4亿元,培训各类人才10.5万余人次。在曾经贫困的大方县,其基层医疗条件的改善和能力提升,离不开农工党中央协力在此深入实施的“同心助医工程”。
2022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未来,毕节将不断融入黔中经济圈、川滇黔区域等,真正成为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示范区。(记者李自良、王丽、骆飞、李凡)
动车组列车驶过成贵高铁鸭池河特大桥(2019年12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村民在贵州省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蜡染车间内制作蜡染(2022年6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