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氏车钩原理图解,车钩的三态图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03:45:56

螺旋车钩

以上介绍的两种方法虽然能够将车厢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却有着两个明显的缺点:一、需要人工操作。这不仅耗费时间,也会伤害到工人的人身安全;二、无法承受太大重量,这不仅影响到了火车的载货量,也致使断钩事故时有发生。因此,人们一直在苦苦追寻改进的办法。

伊利·汉尔顿·詹内是一位来自美国的铁路工程师,他每天也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直到有一天瞥到一群孩子在玩游戏,他们两两一对、脚抵着脚、手挽着, 时而分开时而拉在一起。詹内灵光一现:或许可以把车钩设计成手指相扣的样子!于是,便有了应用最为广泛的“詹氏车钩”。

詹氏车钩原理图解,车钩的三态图片(5)

灵感来源

詹氏车钩原理图解,车钩的三态图片(6)

设计图纸

詹氏车钩原理图解,车钩的三态图片(7)

詹氏车钩

这是一种由钩舌、锁销、推铁组成的自动车钩。当两个车钩靠近时,钩舌受到撞击转动,里面的推铁就会自动落下,将车钩牢牢锁住,而解挂时,只需将锁销拉起即可。

与前两种方法相比,詹氏车钩不仅在连接时实现了自动化,也大大提升了车钩的受力强度。因此,自1887年开始,美国铁路正式建议各车辆制造厂采用詹氏车钩,我国也在1890年前后开始引用美国的詹氏车钩。

在这当中,还发生了一个关于误传的小故事。因为自动车钩在国内的译名一直是“詹士车钩”,再加上詹天佑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铁路工程师,所以有许多人误以为此项技术由他发明。詹天佑在得知有此误传后,诚恳地对周围的人说:“请同事们帮助我解释解释,没有这件事。”后来,在编著《新编华英工学字汇》时,詹天佑也有意将“詹士车钩”中的“詹”字改为“郑”字,避免引起更多的误解。

詹氏车钩原理图解,车钩的三态图片(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