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无达诂的理解,谈谈诗词的理解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04:53:46

今天接着读杜牧的诗。还会顺带着说说杜牧的生平事迹。

升调池州

杜牧在黄州待得不开心,因为他想家,更确切地说,他想念长安,想念朝堂,一心一念地想以自己的有用之身(刚过四十岁的他竟然发自己已经满头白发)替国家做点事,所以他更加着急。甚至不在其位也要为国分忧,他无数次地写信给李德裕,替他出主意,对回鹘用兵时,他上书,对泽潞用兵时,他又上书。

对诗无达诂的理解,谈谈诗词的理解(1)

(杜牧像)

历史上没有李德裕采纳杜牧谋略的记载,因为归根到底,杜牧是“牛党”的人(至少不是“李党”),这一点,他在牛僧孺幕府里任判官时就已经定了下来,在党争为祸甚烈的时期,这样有“牛党”背景的人,李德裕是不会让他冒头的,即使他有经天纬地之才。

杜牧在黄州“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的喊声终究是喊给了空气,他只能一边思念故乡,一边在黄州的旷野里做点闲诗,他的匡扶社稷之心,只能在日升月落中消磨。他甚至感叹说自己“闲人似我世间无”(《重送绝句》),但临风洒泪也好,对月长吁也罢,“消磨”是他这一段时期生活的主旋律,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着。

对诗无达诂的理解,谈谈诗词的理解(2)

(池州杜牧像)

844年九月,秋风已起时,杜牧的职位发生了变化:好友李方玄的池州刺史任满,杜牧奉诏去接任。前面说过,两地相距不远,池州在长江沿线,下辖四县,比黄州多管一县,分别是秋浦、青阳、至德、石埭,秋浦是池州治所所在,就是现在的安徽池州,这个地方也是文化名城,李白曾在这里写过《秋浦歌》十七首,最有名的是其中的第十五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其实这首诗所写的李白的状态,正是杜牧在池州时的状态。

对诗无达诂的理解,谈谈诗词的理解(3)

(白发三千丈)

他来池州他不情愿,因为这仍然是京外官。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池州与黄州的城市级别,就会发现,这并不是刺史到刺史的平调。前文我们说过,唐时的州是分等级的,不同级别的州,刺史的官品也不一样(上州刺史是从三品,中州刺史是正四品上,下州刺史是正四品下)。黄州是下州,而据《唐会要》记载,到会昌四年五月(就是杜牧接任前几个月),池州已经升为上州(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这里盛产铜铁,朝廷要在这里铸钱),也就是说,杜牧其实被提拔了。

原因可能有三个:1、杜牧不停地给李德裕上书,虽然李德裕未加理睬,但很显然,他看到了杜牧的态度(杜牧的态度当然不是为了靠近“李党”,他就是想做点事),觉得这个人并非无可救药的“牛党”;2、杜牧的堂兄杜悰刚刚从淮南入相,他一定起了一定的作用,虽然不能把杜牧召回朝中,但多少改善一下杜牧的现状,把他换到条件好、熟悉的地方,还是可以出点力的;3、杜牧曾经两次在宣歙幕中,他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有利于工作(这是官面上的理由)。

对诗无达诂的理解,谈谈诗词的理解(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