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空荡荡,“阎王”在古偶。
最近几年,国内的古装偶像剧(以下简称“古偶”)出现了一个怪象——男主多少带点“阴间背景”——“阎罗”人设很吃香。
比如《锦衣之下》里的“陆阎王”陆绎、《知否知否》里的“尸山跟前的阎王”顾廷烨、《祝卿好》里的“冷面阎王”沈宴、《梦华录》里的“活阎罗”顾千帆、《星汉灿烂》里的“铁面阎王”凌不疑……
“阎罗”在影视剧里再就业,也引发了一些网友吐槽:
吐槽归吐槽,依然挡不住“阎王”取代霸总、师尊,成为最受古偶编剧欢迎的男主人设。这些“地狱系”男友到底为何能突出重围,成为这届古偶顶流?
没点真东西,不敢当“阎罗”
阎罗王,亦称“阎王”、“阎罗”、“阎王爷”、“阎魔王”、“阎罗大王”,是中国古代宗教神话信仰中的一尊阴间神祇,传说为掌管人间地狱众生灵寿命生死的鬼王。
作为冥界主神,阎罗王煞气重,令人心生恐惧,掌管生死大事,又能给人以绝对的压迫感。不过在文学解构中,“阎罗”这个形象也并非只有恐怖,还有些说一不二、铁面无私的意味在其中。
古偶中的“阎罗”,亦是中和了冰冷和无私两个极端的暧昧形象。作者和编剧,选择阎罗的设定时,也许并非自觉。因为传统的“霸总”,在遭到了毁灭式开发后,已经让观众觉得乏味油腻无聊,普普通通的男主,又不够有戏剧张力,去承担推剧情和扛收视的双重压力,必须得找新刺激点出来。
有了“古偶阎罗”这个新垂类后,编剧也为它做了职业匹配。譬如,锦衣卫、秘密组织头领、铁面将军、著名捕快等等,一般偏武职,毕竟普通的医生老师,文弱书生,确实难承“活阎罗”之重。
阎罗们的身世,也得有点东西,简而言之一句话,国仇家恨一肩挑,原生家庭不幸福。这也是为了自洽,和和气气的家庭里长出来一个不苟言笑、冷酷狠绝的活阎罗,也的确难以取信观众。
除了这两点,作为男主的阎罗,还得有超越正常逻辑的武力值与权力。武力值就不说了,谁还能没点主角光环。
但特殊权力,则是任性的偏爱,之所以锦衣卫等职业“含阎率”偏高,说白了就是这职业本身没啥道理可讲,设置成“侠”,侠有江湖仁义约束,设置成“士”,士有礼法道德规制。唯独锦衣卫等历史云烟中的暧昧存在,还有发挥与书写的空间,能让男主获得“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巨大权力。
说新也不新,“霸总”2.0版
这些“地狱系”男友乍看新奇,但细品,会发现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配方一:外冷内热,双标偏爱
“阎王男主”在仇敌和下属面前,*伐果断、冷若冰霜,唯独在女主面前,柔情的眼睛里仿佛能淌出蜜、拉出丝来,观众嗑的就是这冰山融化的反差感。
前脚刚刚*了背叛自己的兄弟,脸上还沾着兄弟的血,可一到女主跟前,就放下心防,喝酒调情。
外冷内热的男主最大的好处便是忠贞不二,对除了女主以外的所有莺莺燕燕都冷脸相待,让观众嗑糖时安全感十足。
配方二:不帅不成活
原来以为“阎罗殿”招人是最不看颜值的,没想到竟然是颜值要求最高的部门。
不管是“活阎罗”还是“铁面阎罗”,无论行事作风如何狠辣,他们都是个“帅阎罗”。
他们能文能武,出身高贵,有六分武将的果断狠厉,三分文臣的沉稳清隽,外加一分世家子弟的贵气,这样和女主谈恋爱才算得上般配。
配方三:浪子回头求拯救
“我*人、喝酒、搞阴谋,但我是好男孩,只有我知道谁是伪君子”,这是典型的“阎罗设定”。
不过观众和女主,只会“心疼geigei”,因为他们身不由己、有隐痛在心;他们内心极度缺爱,加上工作性质特殊,难免尔虞我诈,难以真正信任别人。
天真活泼的女主像一束阳光照进了他们暗无天日的人生,在女主面前,他们终于能够卸下心防,释放真我。
说真的,这届阎罗内耗太重了,几乎没有一个正常家庭的孩子。
综上,帅、有钱或有权、童年不幸福、情绪不稳定,这不就是古早味的“霸总”套餐么。
千篇一律工具人
过去被人调侃嘲笑的“霸总”,换了件古装马甲又还魂到“阎罗”身上,这是为什么?剧方也许会说,这是顺应市场的要求,但观众的疲惫和无奈,又是被谁选择性忽略的呢?
有网友说,古偶剧中的男主们已经没有了复杂的人物感情,逐渐变得单薄且脸谱化,完美得如同设定好参数的大神一般,成为了让观众嗑糖的工具人。
说真的,文艺作品创新太难了。彻底的颠覆性的创新,并不现实,观众对影视剧界,并没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期待。但尊重常识、敬畏历史、逻辑,应该成为行业的自我准则。
《士兵突击》的编剧兰晓龙把寻求突破和进行重复的关系,比作“种树”和“买树”:种树,无法预料长出来的树长势如何。但买下一棵已然茁壮的果树,意味着“稳赚不赔”。
放到古偶创作上来说,创新相当于播种;而模仿,则是买树。
在市场导向的思维之下,比起过去用心经营的剧集,影视创作者们更明白如何迎合观众的情绪,让观众嗑生嗑死,欲罢不能。
他们不再去在追求创意、个性、审美,而不断地去复制已经被验证有效的“恋爱公式”,以求短期“收割”流量。对于观众来说,这也意味着要面对更加乏味无聊的古偶剧市场。
“一招鲜,吃遍天”。有些剧方认为自己找到了万能公式,不过他们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掌握选择权的观众,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再精密的大数据、再广泛的市场调研,也无法完全描摹他们。
“猴跳三遍没人看”,这才是创作者应该深刻理解的铁律。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