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的五马街
再者,儿子若真是娶了个外地媳妇,那就难免又要扯到上面的语言沟通问题了。
很多老一辈的温州人受当年的条件限制,说不好普通话,唯一的通用语言便是温州话。那么,婆媳之间就连正常的交流都没法进行了,长期相处自然纷争不断。
3、经济抱团温州人和温州人之间,似乎有一种没来由的特殊情感,以及莫名依赖的信任。
打比方说,你去本地人开的服装店里买衣服,你要是拿温州话去讨价还价,哇哦!人家的报价都会实诚了许多,再一砍还能砍掉一大半……求此时外地人的心理阴影面积啊!
当然,温州人经济抱团最鲜明的例子,还得论风靡全国的温州商会。
大西洋银泰城永辉超市
温州人喜欢游走于全国各地,来开辟自己的商业王国。
而这个王国的重要成员,大体上都是所谓的“自己人”,知根知底,有共同的地缘、乡愁,合作起来那就更放心了。
由此,温州人之间的经济抱团、纽带式团结便不言而喻了。
4、饮食暴击温州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向来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别有一番天上人间。
但是这些美食,通常倾注了太多温州人的喜好,未曾迎合外来人口的需求。
被我们奉为饕餮盛宴的温州地道美食,也许在外地人的眼里,只是一桌避之而不及的黑暗料理。
温州人的最爱——血蛤
比如带暗红色分泌物的血蛤、臭气熏天的臭菜头、中华牙膏做配料的绿豆腐、剖开直接生吃的江蟹生、长相奇丑的泥螺、类似呕吐物的虾酱……
这一波饮食暴击,天知道要吓跑多少外地人啊。毕竟如果连吃都吃不习惯了,还怎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呢?
5、世纪代沟温州商人虽说是走南闯北、扬名在外,但绝大部分老一辈的温州人却鲜少迈出过浙江,最多也不过是在上海、北京走一遭罢了。
这也导致他们对于除温州以外的其他地区了解甚少,甚至可能还停留在片面认识上,误解太深。
老年大学里的温州老人们
前些年,温州的外来务工人员如蜂拥般涌来,在加速温州经济增长的同时,却也引发了其他的矛盾和纠纷。
比如本地谁家要是遭窃了,他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嫌疑犯就是附近的外地人。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源于本地人的自尊和邻里之间的和谐,是绝不可能发生这等卑劣之事的。
和老一辈温州人正相反的是,温州的年轻人爱吃爱玩,攒了钱就喜欢去外地走走,开阔了眼界,对外来文化和外地人自然是更加包容。
温州,温州!可笑又可怕的是,温州人不仅排斥外地人,同时还排斥本地人。
住在市中心的温州人,大多以“乡下人”来称呼生自永嘉、苍南等地的温州人,甚至我身边的永嘉朋友都不敢以温州人自居,总怀疑自己不是正宗的温州人。
这是赤裸裸的地域歧视啊!排外还排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