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是许多人少时在老师威压下死记硬背的成果。
但是,却突然被现行教材中的“斯人”变“是人”冲击得记忆恍惚,不甘、求证、纠结,一时之间陷入错乱时空,难以接受。
想当年,我在乡村学校也教授过这篇课文,“斯人”“是人”也有些傻傻地分不清了。
事件上了热搜后,还有学生专门私信我,当年学的到底是“斯人”还是“是人”?我一时也很恍惚,印象中“斯人”的可能性大些,但我最终还是给了他个“是人”的答案。
之所以会给他这样一个答案,是因为,“斯人”也好,“是人”也罢,其实并不重要,这两个词表意相同,我们还是接受“权威”吧。
再者,因为“是”与“斯”用法上的“打架”,这样的知识点,出题者是不会用来考试学生的。
古代文字在流传过程中,是会有些许“变异”的。古人的同一著作,在编辑、传抄、刊印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不同的本子会不尽相同。所以,在文化领域才诞生一个特殊门类——版本学。
正因为如此,在全国省编教材藏盛行的年代,对于“斯人”“是人”的表述,肯定会各有舞台的,所以,人们的记忆中才会有如此强烈的割裂感。
有关“是人”“斯人”的那篇课文,是摘自《孟子·告子》。
告子是战国时的思想家,法家人物,曾受教于墨子,有口才,对于人性有着自己的理解,以主张“性无善无不善”的人性论而著称。
告子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人性和水一样,“水无分于东西”,性也“无分于善不善”。“以人性为仁义”,犹如“以杞柳为桮桊”。
告子的观点与孟子不大一致,孟子持性善论(人生来有向善的力量),所以,才引发二人的论战。
两人的辩论收录于《孟子·告子》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其中的一节。
孟子的那段话编入教材时,编者将文章的结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为标题。
文章的结语(标题),其实就是这则短文的主题:全文通过几位历史人物在困境中振作精神、奋发努力,终于大有作为的事实,告诉人们应该正确对待忧患,同时也形象地说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重要道理。
其实,到底是“斯人”还是“是人”并不重要,能重新引发人们对经典的关注,才是最可宝贵的副产品。
这就是老黄想要告诉你的这场论争的真相。
3/“井水”与“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