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娘子由妖到仙的嬗变
其实美丽蛇仙出现在人们面前不过是近一二百年之事,她的原始形象可是个张着血盆大口的吃人蛇妖,大概在四五百年前才变得人妖各半,之后被完全赋予了人性,这中间有一个漫长的嬗变过程。
出现白蛇最早的故事,最早要追溯到唐代。宋代短篇小说集《太平广记》收录了唐传奇(指小说,注意和明清传奇做区分)《博异志.白蛇记》,据说是最早的白蛇故事,这里面的几个故事都是年轻男子与白色巨蛇幻化而来的貌美白衣少妇邂逅相逢,最后归来惨遭横死的情节。还有明嘉靖年间的《六十家小说》,其中收录的《宋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说的是宋孝宗年间,岳飞麾下奚统治官之子奚宣赞在临安遇到白衣女子,她是一个吃人心肝的少妇。后奚宣赞的叔叔奚真人请来神将将白蛇等三个怪物镇于西湖中。
今天谈《白蛇传》,必然要引出明末冯梦龙编著的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其二十八卷刊载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其内容就更接近该剧了。故事讲述的是宋朝时,有千年修炼的蛇仙,化为人形,起名白娘子,与西湖千年青鱼精(而非青蛇精)化为丫鬟小青,在西湖相遇药商许宣,二人互相爱慕结为夫妇。后历经许多危难是非,许宣乃知二人俱是妖精,十分恐惧,便拜法海禅师为师。法海将两个妖精收于钵内,镇于雷峰塔下。还有明朝一个叫田汝成的官员,官做的不大,但写的一手好文章,他的著名作品《西湖游览志》,不仅详细介绍了西湖上雷峰塔的历史,并也提到了“俗传湖中有白蛇、青鱼两怪,镇压塔下“。
然而,白蛇妖气渐褪,变得颇有人间情爱而发生质的飞跃,应该是从清代的几本传奇开始。一是乾隆年间黄图珌所著《雷峰塔》,故事完整,结构通常,共三十二本。但内容仍是白蛇、青鱼兴风作浪,许仙求助法海降妖,之后看破红尘剃度出家的陈腐之言。该剧虽然推上舞台,但由于不受广大看客欢迎而演出不多,剧本流传不广。二是当时著名昆腔演员陈嘉言父女合著的传奇剧本,称为梨园旧本,未见刊刻,未睹全本,据说今仍演出的昆剧《水斗》、《断桥》两出就是出于陈本。三也是最主要的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方成培创作的传奇,共三十四出。此剧有极高的水平,而最后令人击节赞赏的还是他将白娘子塑造成了一个温柔善良,对爱情忠贞不渝,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可爱的形象。而许仙也不是那个一味负心的自私男人,颇有一些人情味。特别是对法海的刻画——多管闲事,憎恨美满婚姻,心理是扭曲的,所以让人对这老和尚产生一种厌恶感。正是由于方本重塑了这几个人物的性格额,且是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的,所以获得很大的成功。
此外,弹词宝卷也是白蛇故事的源头。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有弹词《义妖传》。白蛇的妖气已越来越来淡,人情味、平民化的品格已经取得决定性的地位。
综上所述,白蛇的故事,从唐传奇、宋话本、明小说,到清乾隆年间的昆腔传奇、弹词宝卷,千余年间完成了由吃人恶妖到多情善良白娘娘的嬗变。
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
雷峰塔在杭州西湖之南夕照山的雷峰上,为吴越国王钱俶因得子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所建。但由于明嘉靖年间倭寇扰境疑塔内藏有明兵,放火将塔檐等木结构件焚毁,空留下一座残缺的五层砖塔,使昔日每当夕阳临湖,塔影婆娑而被雨薇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也大煞风景,更不幸的是,当地人误以为砖塔可以辟邪祛病,于是偷砖挖砖不止,终于在1924年9月,一声巨响砖塔倒塌。随着雷峰塔的崩塌,西湖十景只剩九景。然七十多年后,政府又在2002年在原址上重修外观五层(实际七层)的雷峰塔,不但十景复全,而且壮观高雅。
红氍毹上争奇斗艳
光绪末年,据老顾曲家吴藕汀讲,清道光年间创建于苏州的全福昆班演出过《下山》《收青》《游湖》《借伞》《烧香》《水斗》《断桥》《合钵》诸折,这是文班。而《盗库银》《盗仙草》由全福武班来演。
1931年在上海成立的仙霓社是经常演出这出戏的,“传”字辈的好角全梁上坝,朱传茗的白娘子,张传芳的小青,周传瑛的许仙,郑传鉴的法海。
在上世纪初唱这出戏的时候还有一个特点,便是以京剧、昆曲杂糅演出。包括一些成名的京剧艺术家,唱其中《金山寺》《断桥》两折时,往往不唱京剧而是唱昆曲。有“老夫子”之称的陈德霖和著名刀马旦演员余玉琴在演唱这两折昆戏时,一扮白蛇,一扮青蛇,颇受观众青睐。
梅兰芳唱红后,曾向陈德霖和昆曲名宿乔蕙兰学习这两折昆剧。上世纪三十年代梅兰芳迁居上海后,又从昆曲名家丁兰荪、朱传茗再深造,其中也包括这两折《白蛇传》的折子戏,主要研习身段,后又和昆曲泰斗俞振飞共同拍曲研讨唱腔。经过反复提升,梅兰芳扮演的白蛇妖气荡然无存,换之以一身正气,英姿逼人,飘飘欲仙,宛然一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姝。而《断桥》最令人称道的“一指、一闪、一扶”也是在那个时期创作的
京剧舞台上的《白蛇传》
京剧此剧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同治年间刊印的《菊部群英》,写当时演出《白蛇传》,是京剧、昆曲联袂演出。例如第一折戏叫《双蛇斗》,白青二蛇,白为雌,青为雄,青蛇要白蛇结为夫妻,白蛇不允,二蛇斗法,青蛇战败,甘愿化为婢女小青,姐妹结拜后双双下山。该剧是刀马旦余玉琴和武花脸李顺德的拿手好戏,余玉琴扮演婀娜多姿的白蛇,李顺德扮演彪悍凶猛的青蛇,开打激烈,出手迅捷,双剑飞舞,翻跌惊险。可惜绝响多年,唯有川剧尚在第一场保留这二蛇斗法的情节。
完全用京剧演唱全本《白蛇传》大概始于民国初年,且从南方开始。上海的周信芳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唱京剧《白蛇传》从《断桥》始,中经《产子》《合钵》《祭塔》等关目,剧本可能是新编的。周信芳饰许仙,首创以大嗓唱小生。据《周新芳演出剧目综录》载,该剧首演于1931年6月2日。
老本京剧《白蛇传》,经常上演的是易名《雄黄阵》的《盗仙草》和易名《双断桥》的《断桥》等折子戏。《雄黄阵》文武并重,占人很多,场面很大。许仙劝白蛇酒,唱不少。盗草要先到瑶池,白蛇要先和青龙、白虎四帅打一通,再到仙山和鹤童鹿童打一通,最后南极仙翁率领金、木、哪吒三兄弟和伽蓝等众神将大摆雄黄阵,与白蛇及众蛇妖大开打,所以是一出京剧武旦的重头戏。班世超、阎世善、宋德珠、李金鸿、冀韵兰等武旦翘楚都经常演出此剧。
许士林《祭塔》是京剧独有的戏(最早出现),唱功繁重,有大段的唱,为三十八句一气呵成的反二黄的唱段。此戏过去是旦角的开蒙戏,后来成为青衣名伶胡喜禄、陈德霖、孙怡云的拿手杰作,梅兰芳、尚小云青年时期也经常演出此剧。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为张君秋的拿手好戏。
京剧老本《断桥》,常常和《金山寺》《水斗》一起连演。“四大名旦”除荀慧生爱演首尾俱全的全本《白娘子》之外,梅兰芳《金山寺》唱昆曲,《断桥》唱京剧;尚小云多唱全部《雷峰塔》,从《断桥》起,到《祭塔》完。有意思的是,1932年1月的某一天,荀、梅、尚在几个不同的剧院全唱的是《白蛇传》。如果不是程砚秋准备去西欧考察,他一定会唱他程派的《祭塔》,那就是北京一天有四个“白蛇”出现了。
还有为人称道的,1936年,北平戏剧刊物《立言报》主办“四小名旦”选举,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被选中,在当时长安大戏院联袂合演全部《白蛇传》。毛世来的《游湖》《借伞》《结亲》《酒变》;宋德珠发挥他的武戏特长,演《盗库银》《盗仙草》《水斗》;李世芳的《断桥》《合钵》;张君秋展示他的铁嗓钢喉,墩底《祭塔》,反响甚佳,载入京剧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