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2年新课程标准已经公布,记得上次的课程标准是在2011版本的,有人说制定周期大概为十年,之所以新课标能引起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兴趣,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老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的问题,或者说,在这方面老师比家长更专业更在意,面对新课标的公布与实施,老师们怎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准备和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呢?怎样做到在短期内调整教学模式和多年来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教学效果呢?由于新课标刚刚公布,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验证与磨合,可以肯定经过专家团多年的潜心调研,其效果还是值得期待的。
作为基层一线教师,大家会在意哪些新变化呢?
第一,英语学科的变化。长期以来,在中小学的常规教学中,英语与数学语文等学科,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的重要位置,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科任老师,都希望能够降低英语在中考、高考等各类考试中的占比,其主要原因就是觉得英语的学习难度大,与日常工作中的实用性形成了反差。而在新课标中,对英语又做出了明确规范,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小学一二年级就介入英语教学,并且规定课时量只占每周总课时的6%到8%,这就意味着每周就有三节英语课,我们知道,目前的英语学习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而新课标实施以后,有人预测,英语学科的城乡差别可能会更大。
第二,体育与艺术课的调整。和过去的课程标准相比,新课标对体育艺术课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更说明了国家层面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与期待。其实,从近年来部分地区的中考体育加试中,就能看出体育教育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了,从最初的三十分提高到了现在的七十分,在总分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物理化学等科目,而这次新课标中规定体育课时的占比为10%到11%,已经明显超过了英语,这也就意味着每周至少要有三节以上的体育课。这里所说的艺术课,也就是指的音乐和美术课,和过去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由此可见,现在的体音美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跑步、唱歌和画画了。
第三,劳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及小学阶段科学课的变化。我们知道,之前小学的科学课和英语课一样,也是从三年级才开始有的,在新课标实施以后,也调整到了一二年级,并且,从课时量分配表中可以看出,课时比英语还多,达到了8%到10%,和初中阶段的物理化学生物是一样的。至于劳动课和综合实践课的设置,这也说明了国家层面对孩子们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作为一线教师,也更希望这些科目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实际教学活动中,真正的让孩子们全面学习全面发展。
当然,新课标的实施势必会给老师们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挑战,比如,有条件的地区英语教学提前到一二年级,而那些没有条件的学校又该怎么办呢,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偏远地区的学校,他们的师资力量本来就不是很强,再加上体育课时的增加,艺术课、劳动课等科目的教学,这些学校将会面对更大的师资压力。总之,新课标的公布与实施,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教学将会更加规范,更加进步,也更加科学,我们的教育教学环境也一定会更健康更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