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张弛(沈腾饰)处在人生低谷时,仍然保持乐观积极的精神,这一点和阿郎很像。
《阿郎的故事》能够做到这样精彩,绝不是侥幸和偶然的,这部杜琪峯执导、罗大佑配乐、周润发、张艾嘉、黄坤玄主演的电影,是一群天才的合作结晶。
还有当时香港电影正处于巅峰时期,人才济济,黄百鸣、陈木胜、王天林、余家安等等知名影人加入到《阿郎的故事》的台前幕后,才成就了这部作品。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回顾《阿郎的故事》。
一部电影要想成为经典的条件有很多,但有一条很核心,那就是电影主创真心喜欢这个故事,只有是真爱,才能用心来完成这部作品。
《阿郎的故事》显然是主创杜琪峯、周润发、张艾嘉、罗大佑都喜欢的电影,这是一部好作品被创作出来了必要条件。
杜琪峯1980年完成了自己的首部电影《碧水寒山夺命金》,之后在TVB担任导演多年,最著名的作品就是1983版的《射雕英雄传》。1985年之后,杜琪峯正式加入电影圈,未再有电视剧作品。
但是,杜琪峯的早期作品《开心鬼撞鬼》《中华战士》《八星报喜》等等都是商业类型片,这些作品其实看不到他的个人风格,只是商业流水线的产品。
杜琪峯
1988年的时候,杜琪峯就开始筹划《阿郎的故事》,这部电影特别之处在于是周润发和张艾嘉提供的故事大纲,他们提供了故事主线,然后由专业编剧吴文辉(《八星报喜》)和郑忠泰(《卫斯理传奇》)完善成剧本。
《阿郎的故事》由新艺城公司出品,这家公司的代表作还有《英雄本色》《笑傲江湖》,是当时香港影坛的王牌公司之一。
1980年代的香港电影,主要的商业市场是台湾,香港电影在台湾市场部部大卖,台湾片商为了抢到最好的商业片,电影有剧本和阵容就可以砸下大笔投资。
但也有附加条件,台湾电影发行商投资的香港电影,需要带上台湾明星。这也是为何当时香港电影中会有吴倩莲、林青霞、张艾嘉等众多台湾女星的加盟。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阿郎的故事》是足够商业了,周润发、张艾嘉当时就是大明星了,影片中还有精彩的赛车场面,爱恨离愁的故事也特别吸引人。
但是,在当时的香港电影市场中,这部没有黑帮、没有枪战、没有动作,以感情戏为主,还不是大团圆结局,这样的电影,在当时就是被划分为文艺片。
可以说,《阿郎的故事》因为有周润发和张艾嘉的主演阵容,才能够顺利开机拍摄。至少在片商眼中,凭借周润发 张艾嘉的票房号召力,还是能够收回影片中等的投资。
《恋曲1990》
罗大佑的加盟让《阿郎的故事》锦上添花,罗大佑和张艾嘉是好友,他倾注了心血为这部电影奉上了主题曲《恋曲1990》和片尾曲《你的样子》,这两首歌曲直到今天仍然传唱不息。
虽然罗大佑之后也参与了不少电影音乐的创作,但都没有再度出现这样的杰作,当时的情景让罗大佑迸发出了天才的创作力。
《恋曲1990》
乌溜溜的黑眼珠 和你的笑脸
怎么也难忘记你 容颜的转变
轻飘飘的旧时光 就这么溜走
转头回去看看时 已匆匆数年
苍茫茫的天涯路 是你的飘泊
寻寻觅觅长相守 是我的脚步
黑漆漆的孤枕边 是你的温柔
杜琪峯很喜欢《阿郎的故事》,在那个时期的杜琪峯,非常想拍一部有关普通人的故事,当时香港影坛的热门卖座片《最佳拍档》《开心鬼》等等,距离生活太远了,这些电影谁来导演都差不多,谈不上个人风格的树立。
《阿郎的故事》非常符合杜琪峯的期望,普通人的悲欢离合,用故事构思者周润发的话来说:“很多时候,我们身边就是有阿郎这样的人,只不过他们的故事没有机会被搬上大银幕。《阿郎的故事》就是讲述普通人的生活,阿郎非常真实。”
正是这种真实的力量打动了杜琪峯,更重要的是,阿郎是由周润发来演,有这样的实力派坐镇,杜琪峯坚信《阿郎的故事》会成为他10年来导演生涯的转折点。